第(1/3)頁 朱楩一直在給兄弟們制造驚喜。 如果說之前是驚,那么此時就是喜了。 在所有宗族后人中選儲君繼承人? 這是什么玩法? 你以為大家拼死拼活要那個皇位是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給子孫后代一個未來? 那宋太宗趙匡義寧可留下千古罵名的燭影斧聲,也要強行登基,從哥哥手中奪取皇位。 至此,宋太祖趙匡胤一脈就此沉淪,皇位旁落他家。 為何群王幾乎紛紛對朱楩登基如此抵抗,如果你老十八都能登基,那我老十九不也可以? 每一位王爺都動心了,如果可以,誰不想拼一下? 萬一贏了呢?萬一登基了呢? 那豈不是一飛沖天?整個族譜都飛升了。 哪怕不為了自己,就是為了子孫后人,也要拼啊。 可朱楩突然說出這番話來,甚至不惜發(fā)下毒誓,就讓人不知所措了。 “老十八,你要干什么?”連朱元璋都滿臉問號了。 老子都這么支持你了,你別自己撂挑子啊。 朱楩嘆了口氣,看向朱元璋,真心實意的說道:“爹,不瞞您說,其實兒子我本來胸無大志,原本只想當個逍遙王,跑到云南邊疆逍遙快活去,每日里找些舞娘跳跳舞,看看大白腿什么的,豈不快活?” 那邊都是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善歌舞,尤其是苗女,那真是又漂亮又水靈靈的,布靈布靈的。 朱元璋臉都黑了,你現(xiàn)在給我說這個? 我抽你個大白腿你要不要? “還是那句話,大哥的死,誰也預料不到啊,”朱楩再提朱標,仍是充滿了唏噓與遺憾:“只有爹伱在上面,或者大哥登基,才能容下我們這些藩王。否則不論是誰,允炆也好,就是我四哥也罷,他們上位了,都會削藩的。” 朱棣緊鎖眉頭,心有不悅,但是想了又想,好像也沒法反駁。 削藩是必然的,朱元璋分三批,把每一個兒子都給封王了。 滿朝文武群臣,哪怕以湯徐二公之功名,都當不了異姓王。 而他們這些藩王,不過是因為出生就是朱元璋的兒子,所以出生就在羅馬了。 可是王爺也太多了,而且明朝爵位沒有降級制度,等于說這是二十幾家鐵帽子王啊,除非有絕嗣的,否則一代代傳下去,跟著大明會傳承多少代? 光是每年養(yǎng)他們的歲祿,就得多少? 之前算過朱楩的一年歲祿,身為戍邊親王,他的俸祿為一年五萬石米,兩萬五千貫錢,鹽二百引,茶一千斤,纻絲三百匹,紗、羅各一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還有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林林總總折合成銀子,差不多得十萬多兩。 光是兩萬五千貫錢,一貫錢就相當于一兩銀子。 二十家王爺,每年就要開銷兩百萬兩。 長此以往下去,誰能吃得消? 想著想著,連朱老四都長吸口氣,說道:“老十八,別光說我們,你難道就不削藩嗎?” “我不削藩啊,”朱楩攤攤手:“為何要削藩?咱爹給咱生了咱們這么多弟兄,咱還沒帶你們出去打群架欺負人呢,還沒到起內(nèi)訌的時候呢。” 朱元璋,還有群王,全都臉黑了。 朱元璋心說,合著我生兒子是給你生出幫手來了? 群王心說,我們是你小弟??? “四哥,”朱楩真切的喊了一聲朱棣:“咱們兄弟沒有必要鬧下去。我聽聞你家世子頗有仁名,不若讓給我吧。我來培養(yǎng)他今后當個好皇帝?!? 朱棣差點沒罵街,那是我兒子,我兒子,你想要兒子你自己生去。 “還有允炆,你這次雖然冒失了,也需要付出代價。不過咱剛才也說了,你還有機會當皇帝。但是你得跟著咱好好學學,怎么當一個好皇帝。以后離那些儒家遠一點,儒家手段是用來愚弄百姓的,帝王手段他們不懂,”朱楩又轉(zhuǎn)頭對身后的朱允炆說了句。 朱允炆渾身一震,不可思議的看向朱楩。 別人不知道,他自己難道還不知道? 他要學唐太宗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可是打算要殺死十八叔的啊。 結果十八叔不但不計較自己,甚至還打算讓自己有做皇帝的機會? 真的假的? 這里面難道有陰謀? 總不可能,十八叔真的只是看在當初自己父親跟他的兄弟情,然后如此大度吧? 其實朱楩也很猶豫。 正如朱楩自己所說,之前在城門下,若不是蔣瓛及時出面,就算自己真的把那些士兵殺了,難道還能把朱允炆砍死嗎? 他怎么也是朱標的孩子,就算看在大哥的面子上,也得留他一命,至少得饒過他一次,否則心里也會過意不去。 而且朱允炆畢竟名義上是皇太孫,哪怕被廢,也不好處置。 即使這次可以把齊泰、黃子澄與黃觀趁機除掉,可朝中仍然有很多人擁戴朱允炆,這是一定的。 如果繼續(xù)黨爭下去,最后只會因為內(nèi)斗而消耗自身。 朱楩可不想真讓清朝的九子奪嫡發(fā)生在明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