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謚號,這可是很有講究的。 朱元璋又號洪武大帝,之所以這么喊,是因為明朝第一個年號為洪武,所以稱呼他為洪武大帝自然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你喊他明太祖試試? 我還沒死呢,你咒我呢? 那是死后的謚號。 朱楩當著所有兄弟的面,就敢高呼自己要當大明第二任皇帝,朱元璋算是默許了。 可他竟然當眾給自己上謚號。 哪有活人自己給自己上謚號的? 朱元璋這個氣,你還敢比我先走一步是咋地? 面對老爹的憤怒,朱楩卻不緊不慢,甚至一點都不以為然。 反正又不是沒被抽過,抽幾下又能咋地。 他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 其他兄弟可都暗暗的給他捏一把冷汗。 咱爹可不是別的皇帝,連他們這些兒子都怕的要死。 當初老二秦王在藩地內作惡多端,可到了老子面前那也是老老實實的。 還有朱棡也不敢有半點不敬。 老四也在連連給朱楩使眼色。 然而朱楩卻說道:“爹,所謂謚號,乃是后世子孫臣子所評判。咱何須讓他們給咱上謚號?我就要生前就喊明太宗。能給咱上名號的,除了爹娘,就只有我自己。您和我娘給我取名,這謚號就由我自己起了。” 好家伙,本來是找抽的話,此時竟然還有點千古一帝的風范了? 連朱元璋都愣了一下,看向朱楩。 朱楩一臉認真的看著朱元璋,面色坦蕩。 可朱元璋心里一動,明白了過來。 如果朱楩當了第二任皇帝,又號太宗的話。 那么朱元璋必然就是明太祖了。 身為皇帝,號稱太祖本無問題,那肯定是一點毛病都沒有啊。 然而前提是,不要考慮朱楩今年的戰功,以及今后他還會創造無數奇跡一般的功績。 光是如今,大明版圖就由朱楩親手翻了一倍。 若是以后再翻十倍二十倍呢? 遲早有一天,朱楩的功名,還要超過朱元璋。 而他,又何嘗不是另一種表態呢? 他朱楩只做明朝太宗,絕不稱祖,把大明所有功勞都歸功于唯一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嘆了口氣:“罷了罷了,你小子犯渾起來,簡直無法無天,連咱也管不了你了。愛咋咋地吧。” 最后朱元璋把鞋底子放下了,再次默許了朱楩的作為。 可是朱元璋默許了,不代表別人也要默認朱楩當大明第二任皇帝。 “我說老十八,你終于露出狐貍尾巴來了,”朱棡,他再次站了出來,先看了眼朱允炆,心說真是不成器的家伙,又對朱楩說道:“我是不知道咱們大侄子允炆犯了什么過錯,可就算他要被廢儲,也輪不到你來當皇儲啊。就算大哥二哥都沒了,可我老三還在呢。何況還有你四哥呢。” 朱棣皺了下眉。 雖然他們是親兄弟,可實話實說,朱老四跟朱老三的關系并不算很好。 朱棣更是明白,朱老三這是要拖自己下水呢。 可朱棣看了看朱楩,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說實話,身為嫡子,尤其在前兩年大哥剛死之后,聽聞父皇曾問過文武百官,說燕王似朕,立之如何。 難道朱棣就沒想過登基嗎? 他當然也曾想過,可惜前有太子大哥,后有太孫朱允炆,他又遠在燕京,很難有機會上位。 但是如今不同,也不知道大侄子朱允炆犯了什么過錯,竟然被老十八當眾廢儲,而且朱允炆不說話默認了,父皇也默許了。 難道真要原地展開奪嫡大戲了不成? 于是朱棣選擇了沉默。 朱棡接著對朱楩發起攻勢,冷笑道:“伱不過是老十八,而且只是庶出,怎么樣也輪不到你來當太宗。” “怎么?難道你來當嗎?”朱楩看向朱棡,不屑一顧的語氣溢于言表,更是直言不諱的說道:“三哥,你坐鎮太原那么多年,關外草原你是一次也沒出征過吧?不,你出征過了,只是毫無建樹罷了。但是弟弟跟你不同。我出兵兩次,第一次掃平韃靼,只率兵一萬五千人。第二次雖然朝廷準備了五十萬大軍,可我自己也有數十萬大軍,更是掃平了瓦剌與兀良哈。整個草原盡皆歸我。你拿什么跟我比?你也夠資格?” “你說什么?”朱棡氣得老臉通紅,平日里讓他沾沾自喜的美髯,如今差點被他一把揪下。 朱楩冷哼道:“給你面子,叫你三哥。不給你面子,你算什么東西?同樣是藩王?憑你也配號王?你是能戍邊守國?還是能治理一方?沒有咱爹給你的身份,你算個什么玩意兒?我也有耳聞,你跟咱們二哥那個蠢貨一樣,只敢對百姓作威作福。” 朱楩當初那可是敢給朱元璋寫的信中,怒罵朱樉不為人子不為人臣不配當人的啊。 你個朱老三,算什么東西? 而且也不知道怎么,朱棡一直瞅朱楩不順眼,總找他麻煩。 朱楩也不裝了,直接破口大罵,憑你也配和我比? 比出身?都是洪武大帝的兒子,誰比誰高貴是怎么滴? “還嫡子,就儒家用來控制人心的那些東西,你們還真奉為圣典了?只立嫡立長不立賢,早晚這點家業得被敗光。” “而且咱們就開門見山吧,咱爹今天召開這次家庭聚會,讓咱們所有藩王齊聚一堂,目的只有一個。” “我朱十八要上位,誰贊成,誰反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