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子朱標的突然薨逝,也可以說是英年早逝,直接震動整個朝野。 朱元璋更是當場慟哭到昏死過去。 還好現(xiàn)場就有整個太醫(yī)院的太醫(yī),這才趕緊把陛下救活過來。 可朱元璋醒了就哭,又數(shù)次哭死過去。 若不是這些太醫(yī)手段高明,朱元璋又這般年紀,還真要有個好歹了。 不止是朱元璋,滿朝文武都哭了,不論真心假意,或許其中有不少官員,一想到這位仁義太子死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勸阻朱元璋的屠刀,就哭的更加悲傷了。 也不得不承認,朱標確實深得民心,也深得百官擁護,在做了這么多年太子后,他幾乎就是小皇帝了。 朱元璋培養(yǎng)了這么多年的太子,一下子突然薨逝,連文武百官們都難以接受。 何況太子在位這么多年,朝堂上下一體同心輔佐皇帝輔佐太子,江山永固。 可若是太子薨逝,位置空懸出來,難保不會發(fā)生政治動蕩。 萬一讓老二秦王朱樉繼任太子呢? 關(guān)鍵是秦王朱樉暴戾無常,說是作惡多端也不為過,不為百官看好。 除了秦王,朱元璋的嫡子,也就是馬皇后親生的兒子還有老三晉王朱棡。 然而朱棡曾經(jīng)奔馬縛人進行車裂,朱元璋甚至差點要廢掉朱棡的王爵。 這老三自然也不適合繼承大統(tǒng)。 至于老四燕王朱棣與老五周王朱橚。 雖然燕王朱棣就在年前,曾經(jīng)以藩王燕王名義,率領(lǐng)傅友德等大軍立下戰(zhàn)功。 可惜在那位岷王殿下的不世之功面前,直接就被比下去了。 而且前有秦王后有晉王,怎么也輪不到燕王啊。 那邊太子尸骨未寒,這邊滿朝文武百官就已經(jīng)開始考慮繼位的問題了。 也不知道朱標知道這些人的心中所想,又會是什么樣的感想。 朱元璋這邊則是真的悲痛欲絕。 他幼年就喪父喪母,中年喪妻,如今又老年喪子。 人生悲事不外如是。 哪怕朱元璋還有一大堆兒子,可是唯有朱標是不一樣的啊。 所以朱元璋那叫一個整日以淚洗臉,老淚縱橫,更是為此而連日罷朝,無心再管理政事。 仿佛最愛的兒子死了,就連這江山,也沒有任何意義了似的。 這幾日太醫(yī)戴思恭一步都不敢離開,唯恐一個沒看住,這位洪武大帝就要隨著太子一并去了。 朱元璋一邊哭一邊問戴思恭:“你就不怕咱砍了你嗎?” 戴思恭就是當天直言不諱說出朱標已經(jīng)病入膏肓的人,也是他斷言無醫(yī)可治了。 面對朱元璋的質(zhì)問,戴思恭只是默默嘆了口氣,說道:“陛下,龍體要緊,而且太子的喪禮還要您來主持,何況天下不能一日無君啊。就算您要砍了臣,臣也要說。” 朱元璋被氣笑了:“你不怕我砍了伱的兒子?” “若是能為太子殉葬,老臣心甘情愿,即使全家殉葬也甘之若飴,”戴思恭沒有一絲膽怯。 朱元璋深深的看著戴思恭,眼中閃動著考究和殺機。 可片刻后,朱元璋又慟哭不止起來:“標兒,我的標兒啊。” 戴思恭也聞之落淚,卻還是盡忠盡職的,給朱元璋檢查號脈,不敢讓他有一丁點毛病。 朱元璋就這樣連日悲痛著,卻還不得不堅持親自主持朱標的喪禮。 尤其是在見到朱標的家人時,更是淚流滿面。 朱標的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兒,可惜在十多年前就已經(jīng)早逝,如今由太常寺卿呂本的女兒呂氏為繼妃。 朱標的嫡長子為朱雄英,也就是常妃的兒子,生于洪武七年,死于洪武十五年,因為只有八歲所以沒有得到冊封。 朱標一共有五個兒子,其中只有兩個是常妃所出,還有一個是三子朱允熥,生于洪武十一年,現(xiàn)在只有十四歲(比主角朱楩還大一歲)。 倒是朱標的二兒子朱允炆,其實是繼妃呂氏所出,生于洪武十年。 其實按道理來說,既然朱允熥還在,那么朱允熥才是嫡子,朱允炆算不上嫡子。 當然現(xiàn)在就考慮不上這些了。 朱標還有兩個兒子,一個是朱允熞,一個是朱允熙,不過他們都太小了,尤其是朱允熙,去年才出生,現(xiàn)在才一歲,根本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看著這一群孤兒寡母,朱元璋更加傷感。 不過朱元璋忽然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在滿朝文武百官之中,唯獨少了一個人,那就是藍玉。 說到藍玉,他是常遇春的小舅子,等于是朱標的老婆的舅舅,和朱標也是有點親屬關(guān)系的。 如今太子朱標薨逝的消息已經(jīng)傳出,那藍玉竟然沒有在第一時間回來奔喪? 朱元璋的眼中閃動著某種異樣光彩。 涼國公,你是真的要涼啊。 與此同時,太子朱標薨逝的消息,開始傳開。 霎時間,整個大明上下都陷入了深深的哀痛之中。 太子朱標的仁義名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還不止一次代替朱元璋巡視地方。 他如今一死,連老百姓們都悲呼痛失一位任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