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閑日對談-《年代:激蕩1977》
第(1/3)頁
臨近年末,蘇鋼廠收發(fā)室的活驟然增加不少,加之聶子航對桌的老同事請假回村辦婚酒,收發(fā)室大半的文件任務都落在聶子航的肩頭。
高考,就在幾乎沒有變化的日復一日中過去了。
蘇南縣圖書館恢復了正常的閉館時間,如果不是廣播里還在播報高考成績查詢時間,1977年,這場足以載入史冊的高考仿佛只是睡覺時不小心做的一場夢。
子健成為了臘月以來的收發(fā)室常客,快至年關的時間,他的工作反而輕減不少,時不時來找聶子航說兩句話,或者借收發(fā)室外一小塊地方抽一支大前門煙。
貨車司機,在這個年代是非常吃香的職業(yè)。
交通與通訊都十分不便的年代,短途靠中巴車,長途得坐綠皮火車,聯(lián)絡則只能靠信件。
鋼鐵廠貨車司機由于時常需要往返周邊縣市村鎮(zhèn),很自然地充當起短途“郵差”的角色。
為這家捎口信,為廠里人帶點帶點東西。
久而久之,誰見了都要給三分薄面。
“哥,前段時間我不是開車去了一趟上滬么?那家伙,街上有能打電話的亭子,還有93路公交車,聽說是幾年前拆除有軌電車才建的!”
聶子健坐在碳爐邊上,抽著煙,蹺著腿,嘴里不時“嘖嘖”兩聲,語氣難掩羨慕與興奮。
聶子航在文件柜前拾掇半天,聽了這番話,轉過頭來笑道:“上滬有一家民國就有的蟹粉小籠包店面,去吃了沒?”
聶子健“嘿”了聲:“哪有這閑工夫!我們和師傅見完那個什么廠長就走了。不過哥,你是怎知道的?”
“書上看的。”聶子航把文件夾按順序放回柜子里。
“讀書真好!可惜我不是這塊料。”
聶子航笑著坐回自己的位置,書桌上擺放著兩頁字帖:“想去上滬?”
他和鐘實秋往來日漸頻繁,在搜刮字帖的期間,發(fā)現(xiàn)鐘實秋不但硬筆楷體、毛筆顏體寫得好,就連行書也是揮灑自如。
這兩頁行楷字帖,就是從鐘實秋書柜里薅來的,只不過鐘三番五次地叮囑過:
“練字最忌旁學雜收,你先將硬筆楷體練出火候,再習行楷,便可見成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微山县|
水富县|
改则县|
皋兰县|
南平市|
晋宁县|
平果县|
绿春县|
宁阳县|
嘉义市|
旬邑县|
伊金霍洛旗|
平利县|
陆丰市|
肥西县|
济南市|
桐梓县|
运城市|
邹城市|
开平市|
华阴市|
长武县|
滨海县|
梧州市|
蒙城县|
台中县|
通海县|
四子王旗|
综艺|
盱眙县|
姚安县|
济阳县|
大荔县|
昌邑市|
泸定县|
宜兰市|
滕州市|
巩留县|
南靖县|
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