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由于炮組人員一天一夜沒得到休息,林海又從海軍部臨時調來了二十個炮組,天亮之后就開始了對廈門東城墻殘余雉堞的點射。
不到一個上午,整面城墻徹底被打禿,外側的雉堞全部被清空,就連內側的女墻都多處被轟塌,城墻上開始站不住人了。
十五斤炮的威力還是比七斤炮強太多,而且重炮的彈道更加平直,這對瞄準是有好處的,點射雉堞的命中率大幅提升。
城墻被打禿之后,這天下午城上的鄭軍停止了炮擊。雙方的火力差距太大,而且此時鄭軍炮手的防護還不如城下那些簡易炮壘。
有鑒于此,王夢熊向鄭芝龍進言道:“大當家,屬下以為沒必要和林賊對射了,且待他來攻城時再作理會。”
然而會友公司并沒有開始強攻,林海下令繼續挖斜線交通壕,將第二道平行壕與海盜挖的壕溝聯通起來。
之所以仍要挖溝,主要是考慮到雉堞修復起來也并不難,鄭軍昨晚就借著夜色掩護修好了一部分,只不過臨時修復的不如原來牢固罷了。
海盜挖的壕溝距離城墻只有七十步遠,這已經在三錢鳥銃的有效射程之內。要是沒有事先清理掉城上的雉堞,這一階段的修壕工作無疑會帶來不小的傷亡,進度也會被嚴重干擾。
但現在既然鄭軍的射手們不敢冒頭,林海直接就采用了被沃邦稱為“飛溝”的挖掘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土工作業人員不再站在壕溝中向前掘進,而是沿著預定的壕溝方向一字排開,每個人只負責挖自己面前的部分,就像挖第一道平行壕那樣。
“飛溝”模式的效率自然會大幅提升,但前提是要能壓制住城頭的火炮,否則修壕人員就和那些被后金驅使填壕的炮灰沒什么兩樣了。
黃昏時分,殘陽落到了啟明門的西邊,從會友公司大營中看過去,廈門城籠罩在如血的晚霞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