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章 零零零一年·顯生宙-《地球上的一百億個夜晚》


    第(1/3)頁

    出發第二十八小時,行者號已經接近了地球的上空。在調整軌道的期間,這顆蔚藍色的星星在李明都的眼前轉過了身。群星折射的光線在地球的表面像是閃爍的城市。明的部分如璀璨的寶石,暗的部分像被風揚起的煙沙。

    因為其他天體引起的章動,晨昏的分割線在崎嶇的旋動。行者號繞曲線向前,全部的盤古大陸和泛大洋在行者號的腳下向后飛逝。

    太空處處寂靜無聲,引擎給飛船帶來了人類世界的底噪。指揮中心的人在輪班,一部分人正在完善工作環境,通過探頭他們看到了李明都,李明都也看到了他們。

    李明都點了點頭。

    他們也沉重地揮了揮手。

    環繞的第四十小時,飛船第二次降軌。

    這一次所降的軌道即是核算中無上明星所在的軌道,與地球同步軌道有大約幾千米的偏差。

    夜空沉靜得像是一片漆黑的幕布,月亮是落在幕布上的樹葉。在這個距離上,無上明星仍不可見。但地球已格外清晰了。它的大部分是蔚藍的泛大洋。盤古大陸集中在很小的一塊地方。

    李明都確信這個地球確實是在古生代的某個時期,距離現代可能有兩億年或更多的年歲。

    換而言之,這又是一個遠離地球及一切人類歷史的時刻。每當這個時刻,他總會想起二十億年前那位從鋼星飛來的宇航員。

    他們都知道他們已經不可能再回去了。

    孤獨的第四十二小時,太空依舊闃然。行者號在反推中接近勻速,次發動機陸續關閉。駕駛艙如蓮花般開放,李明都摘下身上用來連接機體的器具,欠起身來,對加裝在控制臺上側的額外通訊裝置說:

    “做好準備,給我報個時,應該快了吧。”

    青星觀測站上的接線員是時晴。幾十個小時,她還沒法掌握這陌生的未來的機器。在通訊前,她試了下音。通訊里閃過一段馬勒的音樂。兩邊的接收結果保持了一致。接著,她說:

    “收到,第一列到第十一列所有準備已完成。東八時間六點整,距離目標兩萬六千公里整,預計還有一個小時可以進行觀測,還有三個小時會發生對接。”

    “我知道了。”

    行者號的加速度已經壓到最低,李明都在狹窄的駕駛室內站得筆直,他抬頭仰望著前方光霧茫茫的地平線,屏息靜待著。

    等待的第四十二小時最后十分鐘,行者號重新飛回了盤古大陸的上空。世界蒼茫無聲,一半的大地沉浸在人類世界的光明中,暫時還看不見的另一半的大地沉浸在人類世界的未知中。

    大氣朦朧地反射了群星的光澤。現出一種深邃的蒼白。行者號籠罩在宇宙的薄明中。無邊的穹蒼在宇宙、天空與地球的交界處燒起了青銅色的一條弧線。在地上,人們叫它地平線。地球在轉動,大地在向李明都的方向前進,燦爛的繁星也就從地平線的盡頭不停升起。

    行者號繼續減速。不幾時,青星從西方的天空升起了,地球的邊緣變成一片明亮的寶石綠。在這個距離上,觀測站是決計看不到的。黑鐵般的星星是在青星之后升起的。天空在那時像是破了個小的不透光的洞。再之后,是龐大的雪球。雪球上升的同時,還帶著它肉眼可見的十幾顆衛星。每顆衛星都飛躍了蒼穹。李明都還是第一次近距離目睹這些凌在地球上空的被創生的星星。

    雪球身后跟著又一顆白色的星星。這顆白色的星星被雪球遮掩了一半的身體。而另一半的身體像是無窮無盡。光如烈焰不停上升,經由大氣的散射而變得朱紅,天空的一角折射出七彩的明亮,像是少女眩目的嫁衣。

    行者號走在大氣的邊緣,銀白金屬的表面同樣被光照亮。

    “那不是行星。”

    李明都意識到這點。

    那是太陽。

    光在大氣中繼續散射,太陽就顯得愈來愈大,直從地平線的盡頭飛出,好像是大山里的云雀飛向了陽光燦爛的天空。半個地球的表面籠罩在無處不在的陽光中,已經看不清地上的模樣。

    接著,一顆幾不可見的小黑點,乘著浩大的光流一同上升。

    最開始,李明都還沒有注意到這個黑點。

    但很快,它就在接近中變大,像是太陽睜開的一只黑色的眼睛。

    眼睛在睜開,而光輝在縮小。

    人們的目光都落到了這顆黑色的眼睛的身上。

    等到太陽逐漸消失在其他行星的背后,兩個偉大的天體互相分離,只在地平線上還有一點最后的交際時,“黑眼睛”脫離了光線,獲得了具體的形狀。一整個創世的方塊就在人們的面前徐徐地展露出它完整的身姿,寂靜地從天體的交界線上飛出。

    在那被星光照亮的輪廓上,觀測站上的人們看到了李明都描述中的那種曼妙重復的紋理。

    “這就是無上明星……比想象中的……更普通。”

    時晴想起了最初見到李明都時他給自己所講的不可思議故事。

    “歷書——它也是一本書嗎?”

    夏登想起了故事里的它另一個名字。

    李明都一言不發,只筆直地站在駕駛艙的前端,正對顯示器中向著他飛來的方塊。

    他拿起外置話筒說:

    “做好一切準備,準備登陸。”

    頻道里閃過了十幾道機械聲表示一切準備就緒。唯一的人聲是作為接線員的時晴,她欲言又止。

    坐在指揮室旁邊,正在計算軌道的參同發現了這點,不禁問道:

    “你是想規勸他嗎?”

    時晴不說話,他的聲音變得急切了:

    “也許你能做到的,你是真正認識他的人——也許他也很在乎你的想法。”

    時晴愣了愣,像是在思考參同的建議,但很快搖了搖頭,專注觀察虛擬實境中行者號的行進:

    “我勸不住的。他要做的事是他想做的事,并且他還有能力去做,那么誰也打動不了他。”

    參同默然不語。

    發現的第四十四小時第三十分鐘,比起預計更早一點,行者號已經極其接近無上明星。

    現今的無上明星像是一座高山,立在行者號的前頭。行者號就像是高樓上的纜車,正在距離高山幾千米的地方,低速靠近。

    所謂的低速只是相對而言。兩者的速度以另外的參考系,都比地球的自轉更快。每接近一點,李明都就越想起二十億年前的那個黑方塊。

    “二十億年前,它還沒有那么大。而三億年后,它好像又沒有那么小,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李明都問道指揮室的眾人。

    “也許不是同一個。”

    參同說。

    另一個叫做冬伏的女科學家則講:

    “可能是它成長了吧。”

    “成長?報告里說這是晶體,晶體也會成長嗎?”夏登頓時不解地提問。

    夏登是個新面孔,有人瞄了他一眼后,答他道:

    “人會成長,是把自然的無機物轉化成了堆積自身的有機物。如果把物質轉化為自身的堆積,就叫做成長的話,礦物、晶體自會成長。我的老師在帶我時,曾說過千萬不要把各種物質想象成絕對不能融合的獨立個體。而是要從微觀的角度去看,那么大部分物質都是不停在運動、不停撞擊彼此、不停融合又分散的分子。晶體是規則的幾何構成,它非常符合能量越低越穩定的物質存在原則。現在,新朋友,你可以想象一座晶體搭建的大樓,大樓的頂部有很多凹槽。其他物質,每個分子,你可以想象成不同形狀的磚塊,有的是長方體,有的是六角形。當磚塊從天落到大樓時,最容易落到的正是凹槽,不是凹槽,它都落不到這大樓上,而要被彈開。一旦有合適形狀的磚塊落到對應的凹槽了,不就按照晶體原來的結構組織成了新一層的晶體了。不過這種生長,是有局限性的,它更像是一種微觀上的富集,把彼此撞擊的分子篩出相似的分子結合到一起。”

    夏登大致明白了,他立馬提出了一個新的疑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怀市| 土默特左旗| 沛县| 嵊泗县| 武清区| 襄城县| 南开区| 文昌市| 涞源县| 刚察县| 开封县| 榆中县| 微山县| 定边县| 故城县| 宜阳县| 阿克苏市| 罗源县| 梁河县| 汾阳市| 宁武县| 浦江县| 从化市| 自贡市| 民乐县| 读书| 乌兰浩特市| 淄博市| 博兴县| 安化县| 红桥区| 比如县| 永仁县| 松阳县| 奈曼旗| 保康县| 鹤壁市| 环江| 宕昌县| 石首市|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