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在王文龍看來,這船還是慢的出奇,對海風的利用效率也非常不夠。 出海的剛開始幾天,王文龍每天都在船艏樓上看帆,看得心里著急。 風太小了風帆吃不到,沒有辦法推著海船前進,風太大了又不敢吃,一個不小心能把桅桿給吹折,只能側帆航行。 經常情況是船上的水手費勁巴力地調整風帆,船卻只借到了不到兩成的風力,半天時間才能往前前進一點距離,如果碰到頂頭風就更麻煩,得要橫帆“之”字形逆風移動,水手們冒著風浪折騰一上午,船隊向前前進的距離還沒人走得遠。 他總算知道“一帆風順”si對于航海者的意義,如果碰上那種,方向正好、風力又足、可以將所有船帆吹的鼓起來的好風,感受著船只飛快前進帶來的推背感,船上人的心情也會無比暢快。 不過“一帆風順”的場景三五天也難得遇到一次,更多的時候,帆船都是在與海風磨精力,王文龍看了幾天之后就學會不看帆了,看了也沒用,反而著急。 帆船前進速度緩慢,自然導致航海時間漫長,船上補給壓力大。 首先就是燃料缺乏,每天能喝到熱茶都得是各崗位領導才有的待遇,普通水手只能得到定量配發的摻酒涼水。 熱飯一天只有晚餐一餐,早上起來,水手們只能啃干光餅,好在出海的一個月間帶上船的罐頭沒有一個變質,這可幫了水手們大忙,光餅能蘸著有濃厚醬料調味的罐頭吃,比起過去干啃要好下嘴的多。 加上所攜帶柑橘類水果的幫助,船隊成員們的精力都遠比楊天生前兩次走夏威夷航線時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