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游思存腦中飛快計算,不久便點頭:“好!建陽你三成,三成打點出去,我出四成的錢并且包經營,只占四成股。” 游思存腦子不笨,這種合作方式乍看之下他似乎吃虧,但只要在打狗港上建起一家成功的罐頭廠,對于打狗港的發展定然起到極大促進作用,游思存在打狗港上有許多產業,無論是更多移民來到港口,還是更多貨船到此處貿易,游思存所能掙到的錢都遠比一個罐頭廠來的多。 兩邊一拍即合,王文龍立刻行動,首先就是復刻出罐頭。 原歷史上法國人尼古拉·阿佩爾發明的罐頭制作方法是:將處理好的食物裝入廣口玻璃瓶中,放進鍋上蒸半小時,趁熱用軟木塞塞緊,再用線在木塞外面加固或用蠟封死。 打狗港缺少玻璃瓶,當然可以用瓷瓶代替,但這年代的瓷器屬于名貴物品,別說瓷瓶了,上了釉的陶器用破了都得找鋦瓷匠人來修好,一個罐頭配一個瓷缸,這罐頭的售價恐怕就要媲美奢侈品了。哪怕用陶器,成本也太高。 最后王文龍用上的辦法是用竹筒加木塞,竹子在臺灣島上根本不缺,竹筒蒸制之后也就消了毒,隔絕空氣的能力也不差。至于罐頭的封口,也別用繩子或者石蠟了,直接用泥土糊在木塞接縫上,然后低溫烤干。 采用這種工藝是考慮到打狗港的漁民操作熟練。 早在宋代的《太平廣記》中就記載福建傳統的干貨包裝方法:“取新白瓷瓶,未經水者乘之。密封泥,勿令風入,五六十日不異新者。” 新瓷瓶用來保存高檔魚干的,而檔次較低的魚缸就是用曬過的干竹筒保存。 漁民之所以要新的白瓷瓶、曬竹筒保存魚干就是為了盡量減少容器的雜菌,避免魚干腐壞,和罐頭的制作原理已經差不多,如果福建沿海的先民能夠想到連帶容器一起高溫消毒殺菌這一步,罐頭恐怕早就被他們發明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