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文龍一臉無語。
自從為福建引種南瓜、馬鈴薯,推廣紅薯瓜菜代以來,他在福建民間就已經有神算之名,加上這些年發明了不少東西,什么對數表、三角函數之類的,王文龍在不少福建百姓心中已經是妥妥的地方神。
游思存這樣知道些事理的人不會認為王文龍是神仙,但他也把王文龍當成了諸葛亮一般的人物。
在游思存心中,推廣個新作物,搞些木牛流馬之類的新發明似乎就是王文龍動一動腦子的事情。
他心中突然有種名聲太高的孤冷感,不過說了也沒用,他也懶得多做解釋了。
王文龍意識到將來自己斷氣前定得囑咐好家人把自己風光大葬,還要對外宣布他的遺愿就是入土為安,要不然熱情的民眾真能把他的尸首刨出來做成肉身佛。
“打狗港附近的田畝有多少?”王文龍直接問游思存。
游思存道:“田地不愁,光是我手下幾個村子所控制的田畝就比圭浦游家在福建本地的祖產要大上至少五倍,還沒有算上其他海主的村子和自行來開墾的移民村。這地方地多人少,開墾了田畝也沒人收稅,具體多少恐怕誰也算不上來。”
王文龍又問:“本地百姓也會種水果嗎?”
“水果多的很,”游思存道:“來打狗港開墾的漢民種水稻主要賣給我家糧行換錢財和生活物資,除了水稻就是大量種水果用來釀酒。”
隨著地瓜在福建的成功推廣,如今福建本地窮人已經改喝地瓜酒,地瓜酒剩在產量大,但這酒有股怪味,需要蒸餾之后才能入口,在這里根本沒人喝,本地開墾民根本懶得種雜糧,種紅薯的都沒幾家,都喝用大米釀的加飯酒,居然還會種水果釀果酒來改善口味。
王文龍又詢問打狗港上的肉食和蔗糖供應情況。
游思存告訴他,打狗港的百姓基本家家養雞,人口稍多的人家都能養得起豬,加上本地野生動物頗多,實在不行還有吃不完的魚肉補充,肉類根本不愁。
至于甘蔗,也屬于經濟作物的一種,和大米一樣,都是在本地廣泛種植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