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三喜是闖關東開豆腐坊發(fā)家的,他先用東北當地的廉價黃豆做豆腐,然后用豆腐渣養(yǎng)豬,開設了養(yǎng)豬場,之后又利用豆腐坊和養(yǎng)豬坊的利潤開辦了燒酒作坊,經營豆腐坊兼賣燒酒雜貨,到康熙初年,手下已有十幾家商號,下一代子弟才開始辦錢莊。
王文龍看著曹三喜道:“你喜歡我的書?回頭我叫人送一部給你。”
“多謝先生!”曹三喜歡欣雀躍,接著神情卻有些落莫,“可惜我不識字……看不懂……”
“不識字?”王文龍驚訝看向曹二和,“你家里頭不教他讀書嗎?”
曹二和回答:“不瞞先生說,我如今雖做個管事,但是出徒三年也是不拿包銀的,商戶里頭的學徒更是只管一天兩餐飯。做生意的人家懂得些算數也就行了,自小家中窮困,也讀不起書。”
王文龍總算明白為什么曹二和會帶著十幾歲的曹三喜做幫手了,原來就是為了給曹三喜找個吃飯的地方。
“這么聰明的人物,不讀書可惜了。”王文龍道:“我在山東登州威海衛(wèi)剛辦了一個海員學堂,也學寫字,也學打算盤,更重要是有若干航海的課程。你們做生意人家學了航海技術也有好處,日后說不定還能到水師中謀個軍職,也算光宗耀祖。你若愿送弟弟到山東去,只要他能讀完課程,他的一應衣食全由我負責。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曹二和一愣,隨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對王文龍連連磕頭道:“愿意去,愿意去,多謝建陽先生大恩!”
王文龍連忙扶起他:“別跪了,起來說話。”
曹二和根本不愿起來,還將弟弟曹三喜一起扯倒:“快給先生磕頭,日后有了衣食,要記得先生的恩典!”
曹三喜也是愣了,照著哥哥的意思就對王文龍磕頭:“俺記得先生的恩典。”
王文龍拉了半天曹二和才起來,哥哥起來之后曹三喜才敢起身。
王文龍覺得曹三喜是個人才,雖然在歷史上并沒有當漢奸,但是算著他闖關東的時間,也是在遼東淪陷之后跑去滿清做生意,幫助滿清繁榮市場去了。
把這樣的人才放到水手學校里去接受教育,多半能為國為民多做點好事。
曹三喜還想多感謝一下王文龍,但他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小管事實在沒什么好酬謝的東西,王文龍也知道他沒權利,得知他師傅大概三天之后才能到泉州,便告辭離開。
李家集團顯然很關心檀香票發(fā)行之事,王文龍剛出糧鋪,許心素便坐著滑竿趕到,兩人在路邊停下便聊起來。
許心素:“姑爺見過那山西商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