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爭議很大-《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3/3)頁
徐霞客讀到此處激動的直接站了起來——雖然又因腿疼而呲牙咧嘴的坐下,但依舊不減激動之情。
這簡直是為他而創的理論!
花費小半個時辰閱讀邊疆理論的演講稿后,徐霞客已經成為了邊疆理論的信徒。
他覺得王文龍講的太好了,一個文名就是應該對外探索去求新求變,天天守在一成不變、守舊的文明核心區,是不可能有發展的!
徐霞客不禁忍著腳疼走到自己的背囊前,拿出文房四寶,將藥農給他倒的水倒了幾滴到硯臺中,開始磨墨,他第一次有了傾訴的欲望——不是寫游記,而是寫政論鼓吹邊疆理論!
在開拓中求新求變的邊疆理論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簡直是在替他說話一樣。
然而像徐霞客這樣生在思想開明家庭的怪胎還是少數,大明的大多數士人都有守土重遷的思想,王文龍的邊疆理論那滿滿的開拓意味,對他們的價值觀無異于一次沖擊。
當初和王文龍一起成為龍和盛公司董事的“天下第一直臣”袁可立都受不了王文龍的邊疆理論,在《江南叢談》上發文表示:
“王建陽近日之言,論及邊疆與創新關系,頗有其獨到之處……然而其演講末尾,鼓吹一切新事物源于開拓,終于難掩真實意圖,實則為開海而鼓吹也……開疆拓土,是馬上所得,俗語言馬上取天下不可馬上坐天下,古之君王開拓新土,無不求鴻儒老臣穩妥經營,何來全用新思想之說?且領土不斷開拓,頗有鼓勵擅開邊釁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