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王文龍來到大明之前,除“時事小說”外,明代該有的小說類型就已經全部出現,所謂時事小說,如:寫遼東局勢的《遼東傳》、寫魏忠賢倒臺過程的《警世陰陽夢》,其實也只是講史演義的一種,不過是所講的內容從古代歷史變成了當下所發生的事件罷了。
如果加上李國仙的《甄傳》,王文龍來到大明后已經開創了武俠、偵探、冒險、宮斗、民俗等一大批的小說流派,比他來之前已存在的流派還多。看這些小說,多半還和古典小說有脫胎關系,直到《林之洋漂流記》,直接將后世網文成熟的種田文套路給搬了出來,放在明朝人眼中,這簡直是另開一乾坤。
《林之洋漂流記》在民間迅速火熱起來,研究此書的作者們也馬上入場。
《林之洋漂流記》的代入感極強,爽感拉滿,而且十分套路化,在專業作者眼中不只好看、更是好學。《蘇州旬報》連載到第三期,市面上就已經出現類似套路的種田文。
林之洋在海島上種田,其他的主角完全可以到西南的大山、西北的戈壁、東北的雪原中重復林之洋的操作。許多底層的小寫手都感謝王文龍給他們指了一條可以吃飯的路。
此時江南本來就有出海冒險的風潮,《林之洋漂流記》很快就被商人們追捧,甚至許多海船上都多帶了一小包的作物種子,不少出海的商人都幻想自己能夠成為林之洋,飄到某海島上開啟自己的鴻圖霸業。更有許多人因為此書燃起了航海的熱情。
時人記載:“《漂流記》刊載三月后,江南海圖銷量為之大增,有宋時之海圖謬誤頗多而無人問津,此時因海圖大缺亦為商民追捧。書船往來織里販賣海運書籍者,不絕于水道,有書船未到港海圖即售罄之事。”
不光是把滿懷夢想的普通人喜愛《林之洋漂流記》,即使飽學之士也競相追逐此書,這書的情節相比于此時的其他小說實在太爽了,連焦都成為追更讀者,焦老爺子在報紙上大夸此書:“《漂流記》給人一夜好夢,使人忘憂也!”
《林之洋漂流記》能如此火爆,除了爽文實在太吸引人之外,背后還有一個推手,就是龍洋開海公司。
隨著小說的大火,海貿題材也被炒熱,開海公司的股票再次上漲。鄒義現在已經度過經營公司的新手期,炒股炒的飛起,他在京城得知消息樂不可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