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就是掌握了大牽星術的好處了,以前亞州海面上的海戰埋伏的船只必須要躲在某個島嶼的峽灣之中,要不然在大洋之上,他們自己也找不到自己的同伴在什么位置。日本人在防被埋伏時也根本沒想到開闊海面上無遮無攔,居然會突然有人朝他們殺過。 劉香的隊伍中有了會大牽星術的舟師,這群和劉香一起做慣了沒本錢買賣的舟師也是膽大,第一次到大洋上使用牽星術居然就敢偏離航線,獨自跑到與預定埋伏位置相差半海里的地方在海面上飄著。 等到日本人的船只逃跑過程中,他們突然殺出,讓一艘日本海盜船驚慌之中脫離了隊伍,然后就是被劉香等人包圍、跳幫,這就是劉翔能夠搶到半船香料的原因。 此戰雖然結果有些拉胯,卻還是讓劉香名聲大振,也讓海主們對于海五路的實力信心大為增強。 姚旅將這一段海上戰斗的過程仔細寫到了自己的信中,又描述了船隊這一次下南洋的損失,光是姚旅所了解到的就有十五條船被風浪漂沒,至少五個舟師不知所蹤。 王文龍看到書信之時不禁感嘆:“可惜呀,可惜,牽星術在大洋上使用的經驗還是太少了,這五個舟師都是東藩書院訓練出來的,又是福建的老船工,就這么死在了海上。” 一旁前來送信的李國助安慰說:“出海哪有不死人的?這次走的還是新航路,只損傷了不到一成的人馬,已經超出許多人的預期。” 王文龍說道:“你原來提醒后續去南洋的海主,讓他們一定要趁機在西洋島嶼上多建立港口,不要以為新的導航辦法就能夠一勞永逸的改變荷蘭人對于西洋控制的情況,沒有港口,咱們大明的商人始終都是海上浮萍。” 歷史上明朝的海商下西洋的人數非常多,甚至在西洋的殖民地人口之中華人一度也占到了相當高的比例,但是始終是一盤散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華人沒有占領可靠的根據地。 由于朝廷對于商人出海并不支持,華人海商之間又不團結,加上沒有一個根據地做依靠,在對付華人商賈的時候歐洲殖民者經常很容易用利益就收買了不少商人給他們做幫手,甚至很多華人商販寧愿和殖民者合作,因為他們感覺和殖民者合作自己的財產能得到保護。 現在海五路雖然成功依靠新的航海術挑戰了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海上封鎖,但如果這些商人沒有組織起來,最后還是會被占領殖民地的殖民者們打敗。 李國助對此也頗為認同,他點頭說道:“我會派人去通知海商,順便督促大員港快些建船造炮,咱們的確要有硬實力,才能夠在西洋站住腳跟。我看荷蘭人沒這么容易罷休,如果他們知道了福建商人用的航海術,只怕更要重視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