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憂國憂民-《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3/3)頁
原本何喬遠的開海議論只有三篇文字,不過王文龍往里頭填充的內容太多,在何喬遠三篇的基礎上直接將文章內容擴充到了六篇,將支持開海的各種論點,給分析了個透徹。
福建反對開海的世家大族在這時還沒有和朝中勢力形成合力,面對上福建各方對于禁海的反對本來就有些左支右絀,以王文龍的文章為先鋒,一大堆開海的言論涌出,一下將福建的文壇攪動的波瀾起伏。
禁海的言論本就還沒有形成氣候,瞬間便被打的有些蟄伏下去。
王文龍的作品在江南也引起了許多人的認同,江南的世家大族勢力對于當地小海商的壓制可比福建強的太多,江南的小海商看到王文龍的文章真有一種王文龍正在替他們訴說心聲的感覺。
期間民黨也來找王文龍,希望王文龍能夠在《蘇州旬報》上繼續發表開海言論,王文龍卻婉拒了。
民黨最近的訴求越來越響亮,和江南世家大族之間的斗爭也有些激烈化。
此時民黨內部早就分裂了,一大群利益團體聚集在一起,真要能夠在斗爭中獲得一些利益從世家大族身上扯下的肉還不知吃到誰嘴中呢。連葉晝則也寫信來對王文龍抱怨,說明黨內部越來越不像是一個團結的集體。
王文龍可以為開海寫文章,但卻不想為民黨去做馬前卒。
就在這時,姚旅也終于結束海上漂泊,跟著海五路的商隊一起來到了大泥港。
大泥就是歷史上的北大年蘇丹國,在后世屬于泰國國土,與馬來西亞一河之隔。
這地方是荷蘭人的勢力范圍,也是荷蘭人對于福建海商航道封鎖最集中的區域之一。
姚旅在此仔細觀察,寫成書信脫商人帶回福建,描述自己一路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