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舟師都悄悄拿出自己家傳的真路圖和王文龍的海圖作比較,然后就明白了,什么叫貨比貨得扔。被他們奉為傳家之寶的針路圖,跟王文龍的這一份海圖比起來在信息密度以及精確度上就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這是由于王文龍抄的那原版航海圖的信息密度太高了,那副電子地圖足有5個G,王文龍在省去了大量后世信息,刪去大量自己也無法確認此時有沒有露出海面的暗礁之后畫出來的地圖仍舊比這年代最精確的地圖還要詳細上不少,光是那些小島的編號就列了長長一串。 許多舟師此時便暗暗驚訝,他們祖上口耳相傳的一些小島,自以為根本沒有外人知道,沒想到在王文龍的海圖之上居然精確的標記了出來,甚至有一些島有淡水、有一些島有舶位,這類細節信息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而王文龍直接就在圖示以及后續的介紹小冊子中詳細的給出。 對于這張海圖信息的準確性,大家也基本不懷疑,因為拿眾人已知的信息去套,發現全都一一符合。 一些舟師根據海圖尋找自己常去的島嶼,看著那島嶼標記,這才知道自己常去的島嶼在投影上是什么形狀,根據海圖回憶,他們也發現那些形狀都標的極為嚴謹,跟自己記憶之中的情形沒有差別。 其實這也是因為王文龍自己并沒有太多的制圖學經驗,他以為自己已經省略了很多信息,卻沒想到這幅根據后世專業海圖所繪制出來的地圖放在這時空準確性依舊太高。 也就是因為這年代的其他制圖學家也沒有繪制如此精密海圖的經驗,所以這時大家還沒有發現問題而已。 王文龍所參考的那套電子海圖在原時空也是整整一個繪制組在一起忙碌上幾年才得到的結果,太空上衛星拍著,在地球上還有歷年的航海資料以及水文資料做輔助。 王文龍省略了大量信息之后抄下來的這一幅海圖如果真要用人力去繪制,別說放到明朝,就是放到制圖學已經相當發達的二十世紀,在人造衛星相當發達之前,即使動用國家級的科考力量,不忙活上三五年時間也搞不出來。 不說其他,許多在海圖上所標記出來的小島根本就不在主航道上,甚至在這時都還沒有被有遠航能力的文明所發現,上面只住著一些土人,這樣一張圖光是測繪工作放在明朝的航海技術之下幾乎就不可能完成。 王文龍也做了一些模糊大家視線的改動。 比如他知道荷蘭人要在明年才會意外去到澳洲,澳洲和亞歐大陸之間才再次建立了聯系。 他如果直接畫出自己知道澳洲的存在,肯定會引人懷疑。所以他只是標記了海圖的最南端有一片大陸,并且將之列入傳說的范疇,以此讓看圖的人可以根據海圖找到澳洲的準確方向,但又不至于以為王文龍已經提前發現了澳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