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這時空,王文龍自然直接將這套成熟的顏色模式給搬了過來。 這四種顏色的組合之所以能夠飛快在全世界成為彩色印刷的主流,最重要原因就是這四種顏色對應的染料剛好在整個亞歐大陸的各文明都有所產出,在化學顏料普及之前十分占據了優勢,以至于哪怕后來化學顏料已經普及,人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許多各色的染料,但CMYK四色印刷模式還是被沿襲了下來。 在此時的大明“CMYK模式”對應的顏料也十分好找,印刷實驗的人員跑到一家染房里,直接就將四種顏色給找齊,青色的來自蘭草提取的靛藍,品紅色的來自茜草的草根浸取物,黃色來自黃赭石,黑色則直接拿炭灰調和。 這四種顏色的調配不需要非常正,只要掌握好比例,印出來的東西都能大差不差。 印刷作坊的這種人做了好幾天的實驗,終于找到配方可以將這些顏料在不變色的情況下配出用于印刷的油墨,另外他們還找到了固色配方,可以將油墨固定在皮革上。 海上風浪大又潮濕,航海圖這種東西印刷在紙張上實在是太容易損壞了,使用不方便,所以王文龍直接打算將海圖印在皮革上出版。 “有沒有成品?”王文龍問。 負責印刷實驗的先生連忙跑去拿來了一張印在鹿皮上的地圖,王文龍仔細查看,發現這張海圖的印刷質量只能說是過得去,洇墨、糊色現象相當嚴重,圖像的細節也是毛毛糙糙的。 沒辦法,現在臺灣島上能搞出的油墨最好也就是這個效果,做防水以及固色處理時油墨還會部分洇開,而且涂蠟石板印刷術本身精度也堪憂,蠟層的厚度以及材質、所用的硫酸濃度無法精確,包括石英石本身就每一塊的成分略有不同,在腐蝕圖案的時候對于時間的掌控只能靠有經驗的人通過肉眼觀察,自然難以做到精準。 所以王文龍確定下的海圖上面的標識最小也有小拇指甲蓋那么大,再細小的字和標記印刷出來就有可能變得辨認不清。 不過地圖的精美性要看和什么時代比,放在萬歷年間,東藩書院印出的這一份地圖使用了莫卡托投影,有橫平豎直的經緯線,還有各種洋流、等高線的標記,附帶有對于漁場以及島嶼的介紹,甚至還是彩色的,其精美詳細程度遠超過了同時帶東西方的手繪地圖,足夠震撼世人一把了。 畢竟這年代的制圖學還在基礎發展階段,畫出來的東西一個比一個潦草。 王文龍看著印刷作坊里的人印了兩張地圖,感覺他們熟練之后,印刷的速度還挺快,已經足夠到商業化的水準了。 王文龍已經準備把這份亞洲海圖對外發售,現在福建的海主正因為航線被歐洲人堵了而煩心,近現代水平的海圖配上六分儀等航海技術,足夠解決這一問題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