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見工人從船塢中拖出三艘嶄新的鳥船,圍觀眾人再次驚嘆。
“這福源勝船廠得有多少船呀?”
“沒聽剛才叫了嗎?一訂就是三艘,還要加上槍炮。”
“福源勝船廠里連槍炮都備好了?這手筆可真是利害。”
“也不看看這廠子是誰投的,李旦出錢,建陽先生牽的線,這都是何等的人物,自然有大手筆。”
“厲害的人物多了,也沒見他們能弄出這樣的船廠來,還是建陽先生厲害。”
“建陽先生何等才華?既掙了錢,還替我們福建商人解了難。”
“是啊,現(xiàn)在只要手上有船就是日進斗金,管他船價貴不貴呢?”
其實福源盛船廠才剛剛開工,船塢都是剛修的,根本還沒有一艘歐式船只下水,現(xiàn)在福源盛船廠所賣的船都是之前黃家在大員港造造出的福船。
好在這些福船也有遠渡重洋的能力,如今掛著造船廠的名頭,賣的非常之好。
至于造船廠中的槍炮,倒真是從澳門運來的,也是因為造船廠籌辦的時機恰巧,當時澳門還沒有被荷蘭人包圍,卜加勞炮廠存留的弗朗機和火銃被李家一船一船的買來,準備應付第一批福源盛船廠造出的船只的火力需求,此時趁這功夫一下都高價賣了出去。
而且福源盛船廠還接到了大筆的訂單,一些海主原本對于臺灣島上的歐式船只還有所懷疑,但是在這時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大量原本要去馬尼拉和萬丹定船的海主都轉而選擇向福源盛船廠下單。楊天生決定找船廠訂購一艘歐式船只時才知道船廠之中的空船塢已經(jīng)只剩兩座,幸虧自己決心下的早,再要往后排就得輪到一年以后了。
已經(jīng)造好的船只裝上火器之后陸續(xù)交貨,因為臺灣島上的木材便宜,黃家在大洋港造的鳥船技術水平并不算多先進,但是所用的木料卻著實的好。卜加勞炮廠生產(chǎn)的火器也是質量一流,福源盛船廠的第一批鳥船交貨之后,福建的海主們對于這些船只頗為贊譽,很快為船廠打開了口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