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五天之后,《蘇州旬報》以及江南各家上得了臺面的報紙同時發布消息,民黨宣布正式成立“審計辦”,并刊發了王文龍所說的審計工作的原則以及三大好處。 “公生明廉生威”六字下面附上的則是一連串同意參加民黨“審計辦”的官員名單。 這些官員都沒有寫官職,但有心人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什么級別,以南京兵部尚書孫礦為首這就讓一群人驚訝。 別看孫礦被東林黨擠兌的不成樣子,但南京兵部尚書卻是負責管理南京事物的“南京防務堂會議”的頭把交椅,在南京的六部尚書之中地位最高。 再下去,南京守備太監,南京守備勛臣,另三部的尚書、南京六部的御史、南直學臺一一列名。 由于《蘇州旬報》的傳播能力夠強,這些大佬的名聲也夠響,此消息迅速傳開,并且飛快引得各界支持。 這是自然,因為名單之內包括了東林黨和三黨的干將,各派別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得給面子站站臺。至于王文龍和薛素素,他們本來也沒有得罪三黨和東林黨,無論是誰想整他們,都和此時朝中的黨派沒什么關系。 如果報紙只是罵王文龍和薛素素,王文龍還會有一些為難,但是他們偏偏涉及到民黨,真動用出民黨的隱藏實力,那就根本不是一二宵小可以隨意污蔑的。 這份名單出來之后,原本把王文龍的花邊新聞造上天的報紙立刻收口,他們膽子最大的也只敢繼續含沙射影的攻擊薛素素,王文龍貪污民黨錢財之事,莫說是再無一人敢提。 等到個把月后民黨的審計賬目一公開,這些小報說不得還要跟著一起吹捧民黨處事清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