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求字-《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3/3)頁
另一富翁打扮的中年也對身后人吩咐:“叫家人也買一份禮物。再去買些紙筆之類,我正好向建陽先生求字。”
而王文龍的作品則完全符合商人的需求,甚至商人讀他的書常有說入心坎之感,許多商人對于民族主義、重商主義打心里支持,這也是葉晝則的民黨靠鼓吹民族主義就能夠在江南飛速發展起來的原因。
坤班的演出是對外售票的,句容和南京山水相連,雖然沒有南京繁華,但比起其他地方的小縣經濟條件還是好了不少,而且緊鄰碼頭,經常有漕兵以及商人的生意可做。
其實李日華版的《南西廂》在后世文人中的評價極低,這版本的《西廂記》沒有啥復雜的人物心理,就是把劇情給過了一遍而已,說白了就是王實甫《西廂記》的通俗簡化版,但架不住百姓喜歡。
“果然是建陽先生!”李如松頗為驚喜的說道,“我早聞先生的大名,今日總算得見,不知能否有幸讓先生給我的藥行題一副墨寶?”
反而簡編版的《南西廂》把劇情提煉出來,百姓一看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個戀愛戲,窮書生勾搭小富家小姐,懂了。
“還有我的絲綢鋪。”旁邊一個商人也連忙說。
這兩人陳子貞還真認得,因為他們都是江南有名的人物,那李員外名叫李如松――不是打萬歷援朝之戰的名將李如松,而是南直有名的大藥商,他的兒子在后世更為有名,大劇作家李漁。
陳子貞定睛一看,笑道:“李員外,李朋友,你們何時到的句容?”
王文龍和陳子貞兩人正打算離去,就見鄰座上一個書生和一個豪富打扮的中年人朝他們這里走來。
求字的大商人都圍在王文龍身邊,反倒把陳子貞這個學臺大人給擠到一邊去了,讓陳子貞覺得自己頗為多余。
陳子貞又看王文龍所寫的大字,再次皺眉,有些酸溜溜的暗自念道:“如此多人找王建陽求字,他這字寫的也只是一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