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在王文龍等人在江南忙碌著做制幣機實驗的時候,對于整個大明更重要的事情則是李三才掀起的新一波上疏風潮。 之前李三才沒時間見,王文龍為的就是這件事。 萬歷三十一年末,鳳陽漕運巡撫李三才的上疏在朝野之中流傳,開頭第一句就點明了他的意思:“乃言迅雷擊陵,大風波木,洪水滔天,大變極矣……” 李三才上疏的要求沒什么新奇的,還是勸萬歷皇帝收回天下稅監,這篇文書能引起朝野震動的原因,是萬歷三十一年末發生的壞事太多了: 九月份,趙元古徐州起事,被處以車裂。 接著,亳州李大榮起事,斬首。 然后,睢州大盜騷擾漕運,被平撫。 接著京城又出妖書案。 徐州、亳州、睢州、京城,和之前的云南貴州四川不同,這些地方在這年代人的印象中都是中原腹心,應該是相當平穩安寧的所在,小半年內這些地方的起義就連綿不斷,而且連京城之中都出現妖書,顯然是有什么東西出了問題。 李三才的上疏就是打中了這個時間點,一下子便在天下掀起議論紛紛。 最先開始騷動的是常州,東林黨正準備把東林書院修建成自己的大本營,需要造聲勢,于是領頭呼吁――常州府衙又被文人給圍了。 熱潮蔓延,杭州、蘇州、鎮江府縣文人群起響應。 向北一路波及,南京、徐州、徽州、鳳陽,江南一片罵聲。 向南傳播:福州、泉州、潮州、廣府、韶關,文人也大批上街。 對于這些罵聲萬歷皇帝全部不理,而對于跟著這些言論而上的內閣大臣們請求補齊司道、知府、巡按御史等官員的奏疏萬歷皇帝也不予理會。 他覺得這些都不是實事,不必分心,萬歷皇帝真正親自關心的一是磨蹭到現在還沒有解決的妖書案,二是河道問題。 萬歷皇帝下令六部討論開挖河疏浚黃河漕運的問題。 這幾年黃河漕運因為天災原因已經大量被毀損,而且黃河的淤塞導致徐州一帶的百姓每年春汛都受災嚴重。 各地的河道官員都為此忙碌起來。 寫文的寫文,搞歸劃的搞歸劃,運河沿岸的百姓又擔心會被征夫做苦力,開始醞釀下一波起義,各地官府也準備彈壓……就在這紛紛擾擾之中,時間來到了萬歷三十二年。 吳江,趙田村。 “了凡先生”袁黃辭官之后便在此處隱居。 袁黃是一代雜學大家,他自幼受教于云谷禪師,云谷禪師除了教出袁了凡外,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大師也曾是他門下,可算的是桃李滿天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