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零五章 葉紹袁遇舊人-《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制幣機的制造難點除了復雜的機械結(jié)構之外就是那兩塊正反兩面的模具了,這東西必須要由精鋼鑄造,所用鋼材必須有相當硬度,才能在工業(yè)生產(chǎn)之中減少磨損,而這么硬的鋼材就注定了難以雕刻,用熔鑄法給鋼材刻上花紋也難以解決氣泡和氣孔問題。

      王文龍給出的解決辦法是電蝕刻。

      樣幣的模具就是王文龍帶人做的,在煉好的鋼板上用油漆畫出不需蝕刻的圖樣,接著將鋼板和負極金屬泡入電解液,接上用綠礬和正負極金屬配置出的伏打電池作為電源,慢慢將圖樣刻到鋼板上。

      這工藝說起來簡單,但其實做起來卻非常復雜,硬幣兩邊的圖樣不是平面的,想要刻出層次花紋有深淺的圖樣,必須經(jīng)過多次蝕刻。

      原電池、電解液的配方也要經(jīng)過反復實驗。

      江南物理社經(jīng)過了小半年的實驗掌握了這樣的技術,而且絕對壟斷,直接能對下游廠商獅子大開口,一套模板直接叫價八十兩。

      在制幣機和電解蝕刻技術飛快回籠資金的同時王文龍又讓物理社上馬新項目:研究適合制造金銀銅幣的金屬配方。

      現(xiàn)在市面上使用的銀幣只是小頭,真正大宗使用的貨幣還是銅版。

      銅幣壓制不難,關鍵是制造出來的銅幣要和市面上那些私鑄劣錢相比拼就必須要壓縮成本。

      王文龍知道明代的私錢含銅量其實不低,之所以一摔就碎,很大原因是因為小作坊鑄造時配方?jīng)]有調(diào)好,如果物理社能夠弄出合適的廉價配方,那才是真的發(fā)了。

      銅幣配方的研究還在摸索階段,同時制幣機在推出之后,立馬就在江南風行起來。

      這東西的效率實在放在那里,甚至很快有人開始仿制。

      想要完全仿制出原本的精密機器難度太高,但不少明代木匠、鐵匠開動腦筋,將賣出來的機器拆分后很快就弄清楚了制幣機的原理,然后他們就用木頭、銅件根據(jù)差不多的原理試制出仿制產(chǎn)品。

      這些產(chǎn)品自然沒有原版機械的效率,也不符合大工廠的使用標準,但是對于民間的小作坊來說已經(jīng)夠用了。

      至于鋼模,人家直接用鑄鐵制造,然后用解玉砂研磨精修。

      反正銀子夠軟,鑄鐵模具代替鋼模不過磨損的快一些,制作出的銀幣花紋清晰度低一些,大城市里用不了,就送到小地方去用。

      而且這些商人很快發(fā)現(xiàn)百姓對于機器制作的錢幣天然有一種信任感,甚至比接受銅錢更愿意接受這些機器印出來的金屬貨幣。

      壓制銅幣需要專門配方,生產(chǎn)私錢的小工廠弄不出來,但用其他金屬做劣幣還是可以的。

      于是幾年之間各種金屬所做的貨幣:鎳幣、錫幣、鉛幣都涌入了市場,引得朝廷頭疼不已,接連的取締工作綿延了幾十年,還抓不干凈。

      王文龍的制幣機發(fā)明在后世直接導致錢幣收藏市場上由此多出一種分類:萬歷雜錢。

      這些錢幣的圖案基本都是直接拿洋錢或者銅錢做母模翻出來的,花色紋樣紛繁不一,價值也并不高,但這些萬歷雜錢卻被專家認為相當有歷史價值。

      甚至幾百年后的中學歷史教材上還放上了一枚印著“萬歷通寶”紋樣的萬歷雜錢的照片,此錢是福建王家捐贈給國家博物館的,而教材正文之中則對此文物反映的歷史情況作出總結(jié):

      “大量低價貨幣的出現(xiàn),反映的是萬歷朝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對于貨幣需求增加的現(xiàn)實,萬歷雜錢的大量出現(xiàn)前提還是以王文龍所創(chuàng)立的江南物理社發(fā)明了高效率的肘動制幣機,經(jīng)濟上的活躍以及科技上的啟蒙,毫無疑問的預示了明代的中國已經(jīng)來到了資本主義的前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醴陵市| 夹江县| 通许县| 道孚县| 灵武市| 富顺县| 连州市| 凤阳县| 册亨县| 柳河县| 龙陵县| 会昌县| 耿马| 丘北县| 康平县| 清镇市| 瑞丽市| 凌海市| 应用必备| 南昌县| 石林| 梁平县| 望谟县| 石景山区| 西乌珠穆沁旗| 白朗县| 平阴县| 中山市| 开江县| 河津市| 古蔺县| 北辰区| 麻城市| 武定县| 阿勒泰市| 吴江市| 开阳县| 鄂尔多斯市| 安塞县|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