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些人還真愿意租個凳子來聽活報,直接將活報攤前變成了個小茶座的模樣,不過更多的人則是舍不得出這份錢,找塊石頭或者在地上鋪點雜草亂葉直接席地而坐。
史有富也不想多花錢,他找了塊圓石頭抱腿坐下,問身邊人說道:“現在念到第四版了沒有?”
身邊人也正等著聽第四版小說板塊的《狄公案》呢,聞言回答說:“正在念第三版的時評,馬上就到了。”
伴隨著活報攤的火爆現在蘇州百姓對于這蘇州旬報可是熟悉的不得了,也大概摸清了這蘇州旬報的編排方式。
大家都知道《旬報》第一版講的是最近整個大明乃至于海外的要緊時勢,第二版是蘇州新聞,第三版一般是評論員文章,到第四版就有一些娛樂內容,特別是連載小說的內容,是百姓們最喜歡的。
臺上念報紙的那先生,見到自己的書臺之下聚集了一大群人臉上也不禁帶著笑容。
他原本只是蘇州府一個普通的彈詞藝人,蘇州府里頭彈詞的名家極多,他又不是出身名角之后,正常的演出連府城都進不了,只能在蘇州府城外的郊縣混口飯吃。因為收入不固定,所以他才接了每個月九天的活報工作,卻沒想到因為這個工作他在蘇州城東一下子混了個臉熟,唱了個把月的活報現在已經有一批固定聽眾,甚至還接到不少城東百姓婚喪嫁娶時的演出邀請。
等他唱完一段關于今秋桑蠶刻稅的評論員文章,朗聲念起廣告,臺下眾人臉上都露出期待的表情,這些趕著第一天來聽報的都是蘇州旬報的老聽眾了,都知道這段廣告之后就要念第四版的小說內容。
但是今天的情況卻與往常不同,只聽這先生念完廣告之后翻到下一頁報紙:“今日的第四版是加印的系列報道,《蘇州白龍廟風波》作者是蘇州旬報特約總編王建陽。”
眾人一下驚訝:“咦?不是該講《狄公案》了嗎?”
“怎么換了板塊了?我還專門早些歇工趕過來的,這不是亂搞嗎?”
“先別吵,沒聽這是王建陽寫的報道嗎?王建陽就是《狄公案》的作者藏劍樓主人,他寫的報道說不定也有意思。”
“藏劍樓主人?他這期寫了什么報道來,是不是這期的《狄公案》就沒有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