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徐學聚問的委婉,但王文龍卻懂得自己東家的意思。
金學曾是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徐學聚是浙江蘭溪人,兩人在福建官場是隱形同盟,金學曾沒上班的期間徐學聚分擔了他不少工作。
而徐學聚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很想再進一步,早就看中了金學曾的巡撫之位。
王文龍知道此時徐學聚在內心深處其實希望金學曾真能辭官成功,方便他自然而然的接手。
不過王文龍卻小聲建議道:“金大府如今欲去不去,定是也想向上走一步,朝中同樣不愿放人,此時大人若是爭取,只怕難以平穩過度,反而要受幾年折磨。”
徐學聚皺眉:“照你的意思是如何?”
王文龍知道金學曾在福建的勢力盤根錯節,他撒手走了之后下任巡撫要接手一個燙手山芋,一切關系都要從頭捋過,工作難度相當大。
更何況這段時間礦監勢力在福建也開始進入官場,歷史記載此后福建將出現高宷所領導的“宷黨”左右福建政局,如果手頭沒有足夠勢力的情況下,想要在福建辦事只怕千難萬難。
前世的徐學聚就是拉攏了沈有容的浙江兵,后來才能夠坐穩福建巡撫的位置,接下去的福建要面對的大風大浪可多了:荷蘭人進攻澎湖,福建的海船根本打不過荷蘭戰船,內部又有高宷掣肘,主張和荷蘭人妥協。
徐學聚如果沒有足夠實力,根本不可能統一全省力量打敗荷蘭人,更別說后來還派沈有榮帶兵進入臺灣征繳荷蘭人和倭寇勢力。
兩人說了一會兒話宴席便已開始,李旦帶著手下在席間往來穿梭,李旦手下可不只是一些粗鄙的海主而已,面對這樣場面他專門有一班卿客幕僚,談玄論道講論詩文之事大可來得。
李旦起身對大家笑道:“今日席上來了兩個神童。”
“莫不是去歲上手談勝了國子司業葉臺山的過百齡?”
“大人見教的是。”王文龍恭維說道,其實這些道理不用他說徐學聚自己在前世也想得清楚。
王文龍建議說道:“在八閩先緩緩培植勢力,最好能接手浙江兵。”
只可惜萬歷手下沒有制作標本的人才,這年頭大明也沒有制作標本的概念,不然等這鸚鵡死后做成標本傳到后世多半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而周嬰此文寫的確實不錯,四六八句,十分駢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