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民不聊生-《紅樓鼎革》
第(3/3)頁
“竟是如此緣故?受教了!”少年驚詫不已,對花魁的印象大壞。
聽那人揭露花魁此舉的真實意圖不過是為賺錢,在場的某位公子仿佛受到侮辱,站起來義憤填膺的拍桌叫道:“這能怪諸位姑娘么?還不是柳魔頭!好好的揚州城,被他禍害不成樣!”
“是啊!此人不去,揚州好不了!”旁人也點頭附和,贊同這種觀點。
拍桌那人見得了支持,深受鼓舞,大聲提議道:“諸君,奸臣當道,揚州蒙難,不如我等想個法子將之驅走,救百姓于水火?”
驅走欽差?眾人很感興趣,忙詢問計策。不過也有慎重的,反問道:“我等尚是白身,怎么驅走他?畢竟是朝廷欽差,不是玩笑。”
那人滿含信心的握拳道:“這有何難?如今民怨沸騰,只要我等振臂一呼,必然群起響應!不怕他不走人!”
“可是以什么名義呢?出師須有名啊!”還是有人覺得不靠譜。
那人斷然說道:“狗官橫征暴斂,民不聊生!咱們這是為民請命!正是我等江南士子的錚錚風骨!”
他們說的認真,仿佛很有可行性,馮紫英等人聽得津津有味,頗覺好笑。
但柳湘蓮實在聽不下去了,畢竟被罵狗官的是他。于是站了起來,緩步走到那位說他“橫征暴斂”的士子面前,拱手說道:“在下楊蓮!想請教閣下。”
柳湘蓮人才出眾又衣著得體,顯然身份不凡,對方不敢懈怠,忙作揖道:“在下莊賢義,不知兄臺要問什么?”
“剛才諸位說的可是現任的巡鹽欽差?”柳湘蓮問道。
眾士子頓時警惕起來,閉口不言。私底下高談闊論不要緊,但非議的畢竟是朝廷命官,關鍵就駐扎城外,手里還有兵馬,這就有些忌諱。
莊賢義不肯在眾人面前落了面子,挺了挺胸膛,慨然說道:“不錯,說的正是此人!”
柳湘蓮問道:“為何說他橫征暴斂?又怎么民不聊生了?倒要請教閣下。”
莊賢義瞥他一眼,似乎在猜測其身份,最后還是決定保持風骨,直言不諱,侃侃而談道:“此人心狠手辣,自從他來了揚州,多少官員被問罪抄家?其中不乏淮揚名士!據說鹽商也被他勒索了數十萬兩,不得不閉門不出。如今市井蕭條,這還不是民不聊生么?”
柳湘蓮耐心道:“官員被罷免多是因貪污受賄,勒索商賈之故,事實俱在,罪證確鑿,并非捏造。抄家也是應有之義,不義之財當然要收歸朝廷。而閉門的鹽商,不過是幾家總商,其他小鹽商可都忙著做生意。至于市井蕭條,民不聊生,更是無稽之談,除了青樓楚館,我倒不知還有何生意受到影響?”
見他逐一辯駁,有理有據,莊賢義冷哼一聲:“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盛名之下無虛士,豈有那么多貪官污吏?不說別的,如今就連花魁都斷了生計,不得不登臺獻藝,這還不是民不聊生?”
說的煞有介事,實則荒誕絕倫,柳湘蓮哈哈大笑:“幾位小娘子沒了金主,這便民不聊生了?你可知,往日鹽場數萬灶丁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終日苦熬也難得一頓飽飯,奄奄待斃。是柳欽差提高收購價格,才讓他們得以糊口,不必賣兒賣女。而清理陋規浮費,打破鹽商壟斷,又使得市面上鹽價降低,受益的百姓何止千萬!難道你覺得這些惠民之舉都比不上幾位小娘子失了金主重要?”
柳湘蓮胸懷不俗,內蘊山河,又義正言辭,詞鋒咄咄,自有一股逼人氣勢,壓迫而來,莊賢義只覺遭受暴擊,強撐著說道:“哼!你說的這些,不過是文飾之辭,誰知真假!花魁斷了生路卻是我等親見!不容置疑!”
柳湘蓮挑眉道:“想知真假還不簡單?你去鹽場問問灶丁,去街上問問百姓,不就清楚了?”
屢遭質疑,偏偏自己無言以對,莊賢義氣的面色發紅,情急之下,開始狐疑的打量對方,忽然高聲質問道:“聽你京城口音,莫非是欽差的爪牙?聽說他最喜任用少年打手!怪不得你要給他說好話!你們是一丘之貉!”
罵完之后,莊賢義很是不屑的冷哼一聲,甩袖轉身,重新歸座,不再與柳湘蓮對線。
柳湘蓮也沒想著能說服對方,既然把對方問的沒話說,開始胡攪蠻纏,便灑然而笑,回到座位。
見他神色不喜,馮紫英給他倒茶,勸說道:“何必和這些書呆子計較!睜眼瞎一樣的東西!混賬的很!”
柳湘蓮喝了口茶,方說道:“倒不是計較,此輩自命不凡,實則愚蠢至極,將來做了官也昏聵。國家都是這樣蠢貨,不是好事。”
陳也俊呵呵笑道:“二郎恐怕低看了,這些人未必不明白道理,可這道理對他們有什么好處?要知道,他們可是很向往那些做官的前輩。往日偶像被你打翻在地,豈能不物傷其類,為之悲戚!”
柳湘蓮若有所思,衛若蘭笑道:“二郎先別憂心國事了,倒是可以瞧瞧是否有中意的,江南春色非京都可比,或許今日不虛此行!”
“便是中意,荷包卻空,為之奈何?”柳湘蓮嘆道。
眾人自然不信,又說笑起來,等著開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