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適可而止-《紅樓鼎革》
第(1/3)頁
初生牛犢不怕虎,亂拳打死老師傅。柳湘蓮預先布局,最終將私鹽販子引入,儼然一支奇兵,成為擊垮總商斗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眼看著中小鹽商紛紛投靠過去,鹽業(yè)開始恢復,市面上鹽價不斷降低,預想的崩盤局面再也不會發(fā)生,眾位總商不得不承認反擊失敗。
他們當然不會放棄,仍會繼續(xù)暗中運作,直到將柳湘蓮斗倒。但誰知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得償所愿呢?目前此人備受皇帝恩寵,至少永隆帝在位期間是別想扳倒他了。自家等得了么?生意還是要做的呀。
眾位總商再度碰頭,商議出路。
會首諸志德憔悴許多,貌似平靜,實則不甘的說道:“不能再和姓柳的耗下去了,耗得越久對我們越不利!”
“難道就這樣算了?咱們吃虧太大了!”眾人仍難以接受失敗,他們習慣了呼風喚雨。
諸志德瞪眼道:“不算又怎樣?民不與官斗,柳某人正是官場得意的時候,難與之爭鋒,我等只能吃下這個虧,來日再報。”
張永安神色不安,吞了口唾沫,出聲提醒道:“諸老啊,不用等來日了,我私下派人試了試,鹽場都不賣咱們鹽了。”
“什么!”眾人聞言大驚,劉克己追問道:“為什么?憑什么不賣我們?”
張永安道:“也不是不賣我們,只說永隆元年之前的舊引暫不能用,等待核查,只有永隆元年之后的鹽引方可支鹽!”
“欺人太甚!”眾人憤憤不平:“這分明是針對我等!”
當年太上皇數(shù)次南巡,極為鋪張,銀子花的流水兒一般。戶部收入本就有限,都有用途,當然不會做冤大頭。太上皇也不能強逼,傳出去名聲可就壞了。
所幸鹽商們樂意效勞,一應費用全都是他們包辦。且不說建了多少亭臺樓閣,宮苑園林,光是為了打扮盛事光景,出動百姓恭迎,便花費無數(shù)。
鹽商有錢不假,可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如此不惜傾家的付出當然有所求。太上皇被伺候舒服了,果然投桃報李,以鹽引回饋,不知發(fā)了多少,不就是讓戶部多蓋些印嘛。
因為要保證朝廷每年額定的鹽課,所以這些鹽引不能一股腦全用來支鹽,只能搭配著新鹽引使用,結果到現(xiàn)在也沒消耗完。
如果柳湘蓮拒絕接受舊鹽引,意味著他們需要繳納鹽課,申領新鹽引。這得付出多少錢?
“豎子猖狂!欺人太甚!”諸志安狠狠一拍桌子,氣的胡須亂抖。姓柳的真是壞透了呀!簡直是要斷人活路!
張永安違背眾人約定偷偷販鹽,原本心里不安,這時見沒人與他計較,放開了心思,說道:“這姓柳的簡直目無王法,朝廷發(fā)的東西他怎么能不認呢!”
“生氣也沒用,不如去問問那小子,他究竟想做什么?”李虎臣提議道。
事情這么僵著也不是回事,生意總是要做的,拖延久了,市場就被人占了。
諸志德咬牙道:“好!咱們便去問問,欽差大人究竟想做什么,是不是非要逼死我等!”
……
隨著局面好轉,柳湘蓮也放松起來。本想將尤三姐從林府接出,找個機會生米煮成熟飯,不想林黛玉死活不肯放人,反倒提議讓他住到林府。若是平時自然無礙,可作為巡鹽欽差,代表中央巡查地方,住到地方主官家里算怎么回事?只好作罷。
這天閑來無事,正尋思是不是出去逛逛,又有些不大放心,擔心鹽商們狗急跳墻,尋他晦氣,一時猶豫不決。忽然聽說鹽商來訪,便讓人請了進來。
落座奉茶,一切如常。柳湘蓮客氣的問道:“諸位都是大忙人,撥冗前來,有何指教?”
“不敢當!一群老朽罷了,欽差當面,談何指教!”
諸志德一雙老眼泛著精光,盯著柳湘蓮問道:“柳大人曾言,待緝私營成立,由我等舉薦主官,不知現(xiàn)在可否履約?”
“原來是這事兒。”柳湘蓮似是剛剛想起,歉意的笑了笑,說道:“最近忙昏了頭,竟給忘了。沒問題,讓他明日過來,只要考核通過,便可就任主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