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陸良認真的咀嚼著自己腦海中的那些信息。 如同嚼口香糖一樣,貪婪的榨取著每一絲糖分。 在徹底消化了藥物合成路線之后,陸良的眼睛驟然變得明亮了起來。 也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解析運氣好的原因,陸良發現,自己收獲到的這條藥物合成路線是一條早已經優化過的合成路線。 一般藥物合成線路的好壞主要取決三點:步驟復雜程度、總收率、成本! 合成步驟不能太過于復雜,太復雜的話還怎么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不大規模生產還怎么賺錢恰飯? 就像是佛跳墻沒辦法做成流水線。 真要是做成了流水線,那還能叫佛跳墻嗎? 陸良得到的,就是一條步驟簡單,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合成路線。 路線以4,6-二氯-2-甲基嘧啶作為起始原料,只需要經過兩次縮合和一次精制就可以得到二代藥物達沙替尼。 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成本要稍微高了一點。 但無所謂了,現在最重要的是將藥物搞出來,至于那點成本,現在根本就在陸良的考慮范圍內。 陸良重新在抽屜里翻出一張a4紙鋪開,開始在a4紙上記錄去達沙替尼的藥物合成路線。 陸良在a4紙上畫出4,6-二氯-2-甲基嘧啶的化學結構式,然后開始在旁邊標注第一步的反應條件。 “反應過程需要以四氫呋喃作為溶劑,通過加入4,6-二氯-2-甲基嘧啶、叔丁醇鈉、2n鹽酸等原料,在10c~20c之間攪拌5小時……” 系統提供的不僅僅只是化學結構式,同樣還有藥物合成路線中詳細反應條件。 在藥物合成過程中,化合物的反應條件也同樣重要。 不管是反應溫度、時間還是原料底物的添加劑量,哪怕指標只是出現一點點的小小偏差,那都會極大程度的影響最后的結果。 而反應條件里的每一個數據,那都是前人經過無數次失敗摸索出來最佳數據。 如果讓陸良一個人自己去摸索的話,這龐大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他花費半年的時間去搗鼓。 第二步就是加入n-羥乙基哌嗪等原料,反應溫度在85c,在經過冷卻、析出結晶、烘干幾個步驟之后,最終產物,就是二代藥物達沙替尼! 但這并不意味結束。 如果將現在的達沙替尼拿去賣,估計能當場吃死人。 畢竟,現在做出來的達沙替尼還只是一個粗品,其中摻有大量的雜質,那些雜質都是合成過程殘留的其他化學試劑。 因此,想要得到真正可以服用的藥物,那還需要進一步的提純和精制。 精制的過程相對于之前的反應就比較簡單,在反應釜中加入甲醇和乙醇乙酯,攪拌混合后加入達沙替尼粗品。 甲醇和乙酸乙酯在醫藥領域本就是兩種常見的精制試劑,只不過溶解的雜質各不相同。 而兩者相結合之后,能夠溶解掉更多的雜質。 藥物這玩意,純度要求基本懂的都懂,不懂的也能懂。 陸良在紙上繼續畫著合成路線。 “陸哥,你怎么又開始畫起藥物合成路線來了,你不是已經畫完了嗎?” 旁邊的劉啟察覺到陸良的動靜,有些疑惑的問道。 “想到了一條更加簡單的合成路線,所以重新畫一下。” 陸良隨口說道,畢竟他總不能說這是二代藥物的合成路線吧,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二代藥物了。 劉啟臉上露出了恍然的神色,不過他很快就發現不對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