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99章數日之賦,堪比足年,動心否? 知州坐官道,通判守驛館。 此舉,形成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首先,引得一眾外地客商紛至沓來,洗刷掉了齊州“民風彪悍,剪徑者眾”的惡名。 齊州的一些惡漢流氓,在得知外地人都在夸贊齊州后,也不由得做回了正經行當。 其次,商貿興則事事興。 齊州城的客棧、茶館、酒肆爆滿,百姓們手里囤積的貨物也都換成了現錢。 當下的齊州,熱鬧程度直逼青州。 待形成良性循環,將對百姓大有裨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極大地提高了齊州的商稅。 商稅乃是展現一個地方綜合實力強弱的最有力證據。 與此同時。 周邊各州的主官也急了。 齊州商貿興盛,自然會讓其他地方的商人流失,而他們又不敢像王安石和司馬光那樣做。 蘇良很慶幸。 慶幸自己遇到的是二十多歲的王安石和司馬光。 若再晚十年,二人定然不可能以士大夫官員的身份,站在官道上招攬商人。 …… 而此時。 最熱鬧的不是齊州,而是汴京城。 垂拱殿內。 一場論辯正在上演。 御史中丞王拱辰瞪著眼睛,高聲道:“官家,我朝士大夫官員的臉面被王安石和司馬光丟盡了!臣不反對齊州變法,但知州坐官道,通判守驛館,以此招攬商人,宛如勾欄里的風塵女子搔首弄姿,招手引客,臣甚為不齒!” “士大夫官員的威嚴何在?朝堂的禮儀尊榮何在?二人毀掉了我朝所有士大夫官員的體面。以此等奇技淫巧招攬客商,實乃投機取巧,沽名釣譽,貽笑大方,不重懲,不足以肅清朝堂不正之風!” 隨即,夏竦站了出來。 “監察御史蘇良與內侍張茂則奉圣命巡視齊州,在二人監察期間,齊州竟出現如此丑事,二人亦應有連坐之罪!” 陳執中也補充道:“各行各業,理應各司其職。王安石、司馬光制造噱頭,引得外商入齊,此等手段,非君子行為,更不是一名士大夫官員應該做出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