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時,唐介站了出來。 “官家,恕臣直言,我實在不知王介甫和司馬君實哪個地方做錯了!” “他們招攬商人入齊,富了百姓,富了往來商人,州衙也得到了更高的商稅,如此做法,何罪之有?” “何罪之有?他們丟失了士大夫官員的尊嚴,丟了朝廷的臉面!”王拱辰看向唐介。 “唐御史,一名官員立于官道,卑躬屈膝地對一名商人示好,你覺得這樣還沒錯?士大夫的骨氣何在?這是向銅臭低頭!這是在食嗟來之食!” 王拱辰感覺自己已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頓時放大了聲音。 唰! 歐陽修大步走出,看向王拱辰。 “王中丞,我歐陽修真沒想到你竟然狹隘至此。官者,百姓仆也,若能使得天下百姓無饑饉之患,我歐陽修莫說食嗟來之食,做豬做狗,未曾不可!” “王介甫與司馬君實,在短短半個月內便洗刷掉了齊州剪徑者眾的污名。此舉,利在齊州。朝堂有如此不計個人名聲而為百姓逐利的官員,實乃我大宋之幸!” “歐陽永叔,你莫偷梁換柱。官員為百姓生計考慮,乃官員本分,但官員自有官員的方式。若為逐利,名節與骨氣都不要了,那圣賢書豈不是白讀了!”夏竦反駁道。 “名節骨氣與天下生民的利益相比,微不足道。若心中不以百姓為先,追逐名節與骨氣,不過是為了保自己的仕途無憂罷了!” 這時,王拱辰陰陽怪氣地說道:“對歐陽學士來講,名節骨氣可能真的不重要,但對我們卻非常重要。” 聽到此話,歐陽修頓時惱了,王拱辰還是在暗諷他私德有失。 杜衍擔心二人會吵起來,連忙開口道:“王安石與司馬光如此做,確實利在齊州,但卻破壞了天下的章程。若天下官員皆效仿此舉,人人沽名釣譽,那天下豈不是亂了!” 歐陽修胸膛一挺。 “若我大宋官員都能舍下身份,學齊州招商之策,臣覺得天下不但不會亂,反而會使得我大宋興盛可期!” …… “夠了!”趙禎揉了揉腦袋,“士大夫自有士大夫官員的擔當和尊榮,此事待蘇景明與茂則遞上奏疏,講明情況,再議吧!” 朝會后。 歐陽修意猶未盡,當即撰寫了一篇文章,名為:《官仆論》。 其核心為:官,民之仆也。 士大夫官員為百姓利益而丟失名聲氣節,乃是公而忘私,舍生取義之舉。 而若因名聲氣節損百姓利益,則是因私廢公,小人行徑。 此“官仆論”并非歐陽修首創,柳宗元便曾稱官員應為百姓公仆,即:吏者人役也。 但此理論并未得到大范圍傳播。 歐陽修文采蓋世,《官仆論》一出,便引得民間百姓傳抄誦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