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樣的人當上了三司戶部判官兼副使,那將是百姓的悲哀。 大宋不出貪官,是因俸祿與恩賞太高。 但卻出了許多平庸之官。 正是這些平庸的官員,將大宋朝堂弄得烏煙瘴氣。 當即,蘇良也上疏彈劾張堯佐。 可惜他的奏疏也直接被駁回。 這一次,臺諫諸官,唯有他二人上疏,根本沒在朝堂上掀起什么浪花。 …… 這一日,黃昏。 一座茶館中。 蘇良與包拯相對而坐。 二人連碰三杯,杯杯一飲而盡。 包拯長嘆一聲道:“景明老弟,讓我感到悲哀的不是官家護著張堯佐,而是朝堂眾官員明明知曉此舉有錯,卻如此放任,此乃我大宋朝堂腐爛之始也。” “實在不行,明日我去死諫!” 聽到此話,蘇良連忙攔截道:“不可,不可,萬萬不可!” 包拯要死諫,那必然就是抱著必死之心去上諫了。 依照目前的情況,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蘇良想了想,道:“希仁兄,我以為,此事可用合班論諫之法!” “合班論諫?” 包拯搖了搖頭。 “王拱辰第一個就不答應,李定和錢明逸視咱們為敵,也不會答應啊!” 合班論諫,乃是臺諫官一種獨特的言事方式。 即在正常彈劾或言事遭到官家反對時,全體臺諫官員共同論事和劾人。 簡言之:全體臺諫官齊發聲。 合班論諫,有些極端。 但卻可增加言事的份量,引得官家足夠的重視。 “除了王拱辰之外的合班論諫!”蘇良笑著說道。 王拱辰這種反駁型人格,俗稱杠精,再加上他與后宮有利益聯系。 蘇良根本不愿與其合作。 而錢明逸、李定二人,并非是王拱辰的忠實屬下。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驅使,他們必然也能參與彈劾。 蘇良想了想,道:“李定、錢明逸、周元三人交給我,其他臺諫官交給希仁兄,如何?” “可以。”包拯點了點頭。 他見蘇良挑選了李定和錢明逸那兩個不好啃的骨頭,便知蘇良心中必定已有良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