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7章劉邦的軍事能力-《蠱士》


    第(1/3)頁

    晚年的劉邦坐在高高的龍椅上,望著空曠的殿堂,對自己的出身和面相產生了一陣恍惚之感:

    我,大漢王朝的創立者,到底是劉太公與劉媼之子,還是蛟龍之子?我,這張蒼老的臉,到底只是跟常人略有不同,還是貴不可言?我,左腿上,到底有沒有72顆黑痣?

    但他只是常識性地恍惚了一下子而已。

    這么多年,他早已相信了自己的神異。

    討伐叛亂的英布時,他中了箭傷,回到長安后感染病重。呂后為他請來了最好的醫生,醫生打包票說:“病可以治好。”

    他一聽卻來了氣,當場謾罵醫生道:“我以一介布衣平民,手提三尺劍取得天下,這不是天命嗎?命運在天,雖有扁鵲,又有什么用處!”

    他賞了醫生五十斤黃金,將其打發走了,自己進入了生命的彌留之際。

    通過掌握自己的死,他最后一次證明了自己的神異。

    但,又有一陣恍惚襲來:

    我,大漢王朝的創立者,到底只是受天命眷顧的一介布衣,還是蛟龍之子?我,這張瀕死的臉,到底只是跟常人略有不同,還是貴不可言?我,從不示人的左腿上,到底有沒有72顆黑痣?

    劉邦畫像。圖源:網絡

    01

    早在劉邦開始創業打天下時,關于他的神異故事就已經開始流傳。

    劉邦本是秦朝體制內的一個基層官吏——亭長。一次,他負責押送徒役去驪山修帝陵,走了沒多遠,很多徒役已經逃跑了。照這情勢,估計等到了驪山,人早逃光了。所以他就停下來,喝了一場酒,然后趁著夜色把所有徒役都放了:“你們逃命去吧,我也一樣。”這件事,標志著劉邦從秦朝的維護者變成了反叛者。見他如此仗義,徒役中有十幾個人當場表示愿意跟他一起走。劉邦便帶著這些人逃匿在芒縣、碭縣的山澤(今稱芒碭山)之中,走上反秦創業之路。

    隨后,神奇的事開始發生了。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記載:

    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愿還。”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里,醉,因臥。后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人乃以嫗為不誠,欲笞之,嫗因忽不見。后人至,高祖覺。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獨喜,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

    秦漢時期,人們見面打招呼的常用語是“無它乎”(有沒有蛇),跟現在問“吃飯了沒”是一樣的。可見當時的蛇患很嚴重。劉邦喝醉了,借酒壯膽,提劍斬殺了一條擋道的白蛇——事就這么個事,即便放在現在也不算十分罕見,頂多說明劉邦的膽量確實不一般。

    但這件事在傳播過程中,卻出現了神異的情節,司馬遷以第三視角講述道,有個老婦人夜里哭著來找兒子,說他的兒子被殺了。人家就問她,你兒子為什么被殺呀?老婦人說,我兒子是白帝子,變成蛇,擋了路,就被赤帝子殺了。劉邦酒醒后,知道老婦人尋子的事,內心竊喜。而他的追隨者從此更加敬畏他。

    就在劉邦斬殺白蛇的時候,陳勝、吳廣已經在大澤鄉舉起反秦義旗,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按照《史記·陳涉世家》的記載,陳勝和吳廣密謀起事后,去找占卜者來占卜吉兇: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這段記載中,司馬遷幾乎全程以陳勝、吳廣的第一視角,還原了這兩位起事者“裝神弄鬼”的全過程:占卜者知道陳勝、吳廣的意圖,于是順著他們的意思說他們愛聽的話,然后又指點他們向鬼神問卜。問人還不夠,還要問鬼神?陳勝很快參透了占卜者的用意:“這是教我們利用鬼神來威服眾人罷了。”他便用丹砂在綢子上寫下“陳勝王”三個字,裝到等待售賣的魚的肚子里。士兵們買魚回來烹食,發現魚肚子里面的帛書,開始相信這是上天的暗示。到了夜里,陳勝又暗地里派吳廣到駐地旁邊叢林里的神廟中,點火,假裝狐貍嗥叫:“大楚將興,陳勝為王。”士兵們整夜驚恐不安。次日,大家議論紛紛,看著陳勝,只等他一聲令下就跟著這個天選之人起事了。

    《史記》真是一部很高明的史書。司馬遷寫作這部書的時候,正是劉邦的曾孫劉徹執掌天下,而劉邦創業早已成功,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也過去了百年左右。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有些東西必須隱諱,有些東西可以直書。所以,失敗的陳勝吳廣,丹書狐鳴的做局被無情揭露;成功的劉邦,提劍斬蛇的傳奇被繼續神化。

    但是,司馬遷似乎也在無聲地告訴讀者,陳勝和劉邦的故事其實就是歷史的互文,他們互為彼此的鏡像,騙局可以是神話,神話也可以是騙局。一切取決于最終的結果,勝了就是神話,敗了就是做局。

    司馬遷畫像。圖源:網絡

    漢朝覆滅后,史家們不用像司馬遷一樣承受為劉邦創業故事隱諱的政治壓力,故而輕易就從其提劍斬蛇的傳奇中發現了神化和虛構的貓膩。南宋朱熹在跟弟子討論史書記事的真偽問題時,曾直接說:“其間做得成者,如斬蛇之事;做不成者,如丹書狐鳴之事。”拿劉邦和陳勝之事來打比方,真是再貼切不過了。明朝楊循吉說得更為直白:“斬蛇事,沛公自托以神靈其身,而駭天下之愚夫婦耳。大虹大霓、蒼龍赤龍、流火之烏、躍舟之魚,皆所以兆帝王之興起者。此斬蛇之計,所由設也。”揭露了創業帝王假借符瑞、托于神靈的伎倆。

    問題是,愚夫愚婦從來就相信這一套,所以當劉邦斬蛇的故事演變為赤帝子斬白帝子的神話后,“諸從者日益畏之”——借助編造的神異故事,劉邦首次獲得了政治影響力。

    02

    嘗到甜頭的劉邦,必然會再次編造自己的神異事跡。于是,越來越多的神跡,因應在他身上:

    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于是因東游以厭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隱于芒、碭山澤巖石之間。呂后與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問之。呂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氣,故從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者矣。

    秦始皇畫像。圖源:網絡

    戰國、秦漢時期,望氣術非常流行,當時人相信通過觀察云氣可以預測吉兇。連秦始皇也不例外,他相信望氣術士的預測,認為“東南有天子氣”,這對秦王朝是潛在的威脅,但對劉邦卻是攀附的機會。《史記》說劉邦“自疑”,即自己對號入座,認為東南的“天子氣”因應在自己身上。可是,自己相信還不夠呀,還要別人也相信才行。于是,呂后就出來跟丈夫唱雙簧了:

    劉邦:我藏在大山里面,藏得賊隱秘,你怎么這么神通廣大,每次都能把我找出來,像開了定位一樣?

    呂雉:你是自帶光環的人,躲哪都會發光的。

    請注意司馬遷的記述,呂后不是自己一個人去找丈夫,而是“與人俱求”,帶著別人一起去找的。沒有第三者參與,劉邦自帶云氣的故事怎么能夠流傳開去呢?經此一波宣傳,劉邦的人氣更旺了,沛中子弟紛紛歸附他,跟著他搞大事去了。

    呂雉畫像。圖源:網絡

    除了云氣,劉邦的面相也越傳越神。

    最早出來講述傳奇的人,依然來自他最親近的熟人圈子——岳父呂公和岳母呂媼。二人追述當初為什么會把寶貝女兒許配給愛扯謊的無賴之徒,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而關注點便是劉邦的面相:

    呂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愿季自愛。臣有息女,愿為季箕帚妾。”酒罷,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呂公曰:“此非兒女子所知也。”卒與劉季。

    據《史記》記載,呂公一家為躲避仇人,搬到沛縣居住。由于呂公跟沛縣縣令關系很鐵,一到縣里就受到熱烈歡迎,于是呂公大擺筵席,各方賓客則帶上賀禮來捧場。泗水亭長劉邦也趕去蹭酒喝,但兜里分文都沒有,便包了個空紅包,謊稱“賀錢一萬”,大搖大擺地進門赴宴了。

    呂公一看到劉邦的面相,不僅不生氣,把他奉為上賓,酒足飯飽后還特地將他留下來,開口就說:“我有個女兒,想許配給你做妻子,為你打理家務。”為什么?呂公說,因為我相人無數,還沒見過像你這么好的面相。一旁的呂媼卻憋了一肚子火,待客人散了,就向呂公抱怨道:“你常說,要讓咱女兒嫁戶好人家,沛縣縣令幾次求親,你都不同意。今天怎么隨隨便便就把她許給一個無賴呢?”呂公不作解釋,輕蔑地回了一句:“女人家懂什么。”于是就把他們的女兒呂雉嫁給了劉邦。

    婚后數年,劉邦和呂雉已經有了兩個孩子。這時,又一個善于相面的老者適時地出現了:

    呂后與兩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后因哺之。老父相呂后曰:“夫人天下貴人。”令相兩子,見孝惠,曰:“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也。”相魯元,亦皆貴。老父已去,高祖適從旁舍來,呂后具言客有過,相我子母皆大貴。高祖問,曰:“未遠。”乃追及,問老父。老父曰:“鄉者夫人嬰兒皆似君,君相貴不可言。”高祖乃謝曰:“誠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貴,遂不知老父處。

    那天,呂雉與兩個孩子在田間除草,有一老者路過,要些水喝,呂雉就請他吃了飯。老者隨后給呂雉相面,說她是“天下貴人”,接著給兩個孩子看相,也都說是“貴相”。看完相,老者就走了。恰好劉邦來到田間,聽呂雉這么一說,趕緊追上去。追到了老者,要他也給自己看相,老者說:“你的相貌,貴不可言。”劉邦聽完,對老者感恩戴德:“等我發達了,不會忘記您。”

    在歷史文獻中,這位神秘的老者給劉邦一家四口相完面便徹底消失了。即便劉邦大富大貴之后,專門去找他,也找不到了。那么,作為劉邦面相“貴不可言”的最早認定者,世上到底存不存在這樣一位老者恐怕要打個問號了。從整個相面過程來看,老者的憑空消失,也就意味著這件事的傳播,背后的推手只能是劉邦夫婦。

    至此,通過岳父的看相,以及所謂的神秘老者的看相,劉邦“貴不可言”的面相逐漸“出圈”,強化著人們對他的觀感。而且,越傳播,越離奇。人們不僅相信他“隆準而龍顏”,還相信他“左股有七十二黑子”——盡管除了呂雉,恐怕很難有人看到他如此隱秘的部位。

    問題的關鍵是,在那個反秦烽火四處燃燒的大亂世中,以宣揚神異故事起家的劉邦實實在在吃到了神道設教的紅利,迅速崛起成為一股具有影響地方政治形勢的力量。

    在《史記》中,秦二世元年(前209),劉邦慫恿沛縣人民殺掉縣令后,縣中父老開城門迎接他,要推舉他為新任縣令。劉邦起初推托,說一些“能力有限,難堪大任”之類的場面話,這時,諸父老說出了為什么要推舉劉邦的理由:

    “平生所聞劉季諸珍怪,當貴,且卜筮之,莫如劉季最吉。”

    我們平時聽到許多關于你的神異事情,看來你是該顯貴的。而且,我們又經過占卜,確實沒有比你更吉利的人選了。

    你看,多有意思的記載。司馬遷通過第三方視角(諸父老),說明劉邦的神異故事宣傳在其創業初期已經彰顯出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并日漸深入人心。也就是說,大家聽著這樣的故事,很容易就被“洗腦”了,對故事內容深信不疑;然后反過來,在強大的心理暗示下,又通過占卜等神異手段,進一步坐實了故事主角的神異之處。

    作為故事的主角,劉邦自然更加急迫地要重復自己的神異,所以我們看到,他被立為沛公后:

    祠黃帝,祭蚩尤于沛庭,而釁鼓旗,幟皆赤。由所殺蛇白帝子,殺者赤帝子,故上赤。

    劉邦斬白蛇的神異事跡,在這里再次派上用場:起事的軍旗用紅色,因為他可是斬了白帝子的赤帝子,所以必然要崇尚紅色,以使更多的人認定他就是赤帝子。如此,在故事傳播與實際行事之間,又順利建構起一個自洽的閉環,持續占據跟隨者的心智。

    在秦末戰爭中,草根崛起的劉邦最終跟貴族出身的項羽一起,成為反秦軍事陣營中的兩大勢力。公元前207年,秦朝傀儡統治者子嬰被迫取消帝號,改稱秦王。四十六天后,劉邦先于項羽攻入咸陽,秦亡。接下來的四年,是劉邦與項羽角逐天下的楚漢爭霸階段。面對累世為貴族的項羽,劉邦的出身似乎乏善可陳,于是隨著楚漢相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他早年的事跡開始神化了:

    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

    這是說,劉邦早年喜好喝酒,常常到武負、王媼的酒肆賒酒喝,喝醉了就睡。等他睡著了,武負和王媼便看到他的上方常常有龍盤旋。二人之前也感到奇怪,只要劉邦每次留在酒肆里喝酒,酒肆的生意就特別好,顧客盈門,售出去的酒達到平常的幾倍。等到看見了有龍出現的怪事,到了年終,二人就毀掉欠據,免除了劉邦的欠債。

    故事的重點是“龍”。不管是此前的斬白蛇事跡,還是“貴不可言”的面相,此時都落實到了更加具象化的、更具權力與身份象征的龍身上。而最終,指向的是劉邦的身世:

    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根據《史記》這個記載,劉媼曾在水草豐滿的地方休憩,夢與神遇。當時雷電交加,劉太公趕緊跑過去一看,只見上面蛟龍飛騰,于是劉媼就懷上了劉邦。

    結合劉邦自創業之初開始的自我神化進程來看,這個玄之又玄的身世,必定又是他自己編造,并極力向外宣傳的。在歷史上,這種神異的受孕過程,被叫做“感生神話”,也稱“貞潔受孕神話”。它是關于人類始祖誕生的一種神話類型。戰國、秦漢時期,關于周人始祖后稷、商族始祖契、秦人祖先大業等降世的感生神話廣泛流傳,成為各族人追溯先人身世的典型傳說。劉邦從中得到靈感,照著相同的故事類型,偽造了自己的降生神話。

    隨著劉邦在公元前202年的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擊敗項羽,建立漢王朝,“蛟龍之子”的謊話/神話便上升為整個王朝的歷史記憶,代代相傳。秦漢時期的人們普遍相信“帝王之生,必有怪奇,不見于物,則效與夢矣”,劉邦的成功反過來印證了他非同一般的身世,為“龍種”的歷史寫下了最好的真實性注腳。到這里,帝王(劉邦及其子孫)把歷史神話化,民眾(包括執筆的史家司馬遷)則把神話歷史化。

    項羽畫像。圖源:網絡

    03

    當神話變成了歷史,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赤帝子殺白帝子、芒碭云氣、面相高貴、蛟龍之子這些“天注定”的東西造就了劉邦的成功,還是以匹夫之力創造歷史的能力與魄力造就了劉邦的成功?

    對此,劉邦本人也是矛盾的。

    稱帝后,劉邦在洛陽南宮擺了一場酒宴,主題是與諸將討論:“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我劉邦憑什么得天下?項羽又為什么失天下?

    很明顯,這是對楚漢爭霸結果的高層次復盤。

    高起、王陵二人回答說:“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奪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給有功者,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項羽妒賢嫉能,有功的就忌妒,有才能的就懷疑,打了勝仗不給人家授功,奪了土地也不給人家好處,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劉邦卻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自己總結的成功原因是: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原來,劉邦最看重的是自己識人、信人、用人的能力。他并沒有提能力之外的東西,更沒有提云氣、面相、龍種這些神神鬼鬼的東西。

    在此之前,諸將勸劉邦即位稱帝,理由也是劉邦的為人和本事,說他“起微細,誅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為王侯”,您這樣的人不稱帝,那我們就去死云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交口县| 永仁县| 西青区| 平陆县| 陆川县| 北安市| 陇西县| 宁武县| 大邑县| 军事| 扬州市| 兴海县| 湖州市| 平顶山市| 建昌县| 渝北区| 板桥市| 阿鲁科尔沁旗| 托里县| 汤原县| 即墨市| 远安县| 民勤县| 乌兰县| 加查县| 桃园县| 咸宁市| 静安区| 海城市| 外汇| 平江县| 呼玛县| 浦城县| 台安县| 若尔盖县| 中江县| 沙河市| 建湖县| 万山特区|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