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與一些閑談(很長且有干貨)-《泰昌大明》
第(1/3)頁
我一開始想的是把法革到俄革的通史做一遍,但目前只做到路易十六上斷頭臺。
我寫這本書的契機其實也來自b站。某天,我看到鄭吉祥老師,講紅丸案和移宮案的視頻。腦子里突然蹦出來一個想法:要是朱常洛繼位之后不三月而崩,大明王朝會走向何方(就像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沒死,蘇聯會走向何方一樣)。
泰昌即位的時候遼東還沒丟,天啟和崇禎二帝還是孩子,一個十四、一個九歲。同時,魏忠賢只是一個有大野心但沒地位的普通宦官,黨爭沒有進入最激烈的階段,諸多晚明時期的名臣能吏也還沒被整死......
我以此為題展開了漫無邊際的思考,最后卻得不出什么結論。
雖然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大統一的帝制中國時期,皇帝本人毫無疑問是某一個小的時間段內影響歷史走向的最大變量。
而泰昌皇帝朱常洛在位的時間過于短暫了。對于他的記錄大多集中于他還沒有即位的時候,而且就算是在這些記載中,朱常洛本人也只是被各個事件環繞著的配角(爭出閣、爭冊立、爭三王并封、爭福王就藩以及兩次妖書案、一次梃擊案),這些事件體現出的不是他個人的品質,而是他的父親和群臣之間的斗爭。
即便朱常洛即位,在圍繞泰昌皇帝的兩大案中(紅丸案、移宮案),皇帝本人也跟個透明人似的。唯一出彩的地方就是對楊漣的任用或者說托孤。
我讀過幾本心理學方面的書,自認為有一點分析歷史人物性格的能力。但憑著這些信息,我甚至連有關泰昌皇帝的最基本的人物畫像都做不出來。唯一的可以肯定的是,朱常洛這一生都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下,就連死后還得和父親共用一個本紀,共用一個萬歷四十八年(神宗二和光宗是同一篇;公歷1620年的前七個月是萬歷,后五個月是泰昌)。
不過好在文學創作可以突破歷史的局限。讓英年早逝、人格不顯的泰昌皇帝變成“主角”,這樣一個承載了作者的想象和讀者的期許的存在。
我心血來潮,提筆寫了總計不到五千字的兩章正文,和一個非常粗略的簡介以內投的形式發給編輯了青舟大大。
其實我并未對過稿簽約抱有太大的希望,因為此前我從未寫過長篇小說,也不太看網絡文學作品。當時我心里想的是,若能過稿就把思考付諸筆尖與人分享,并在博采眾長的同時創作一個完整且合理的故事,若不能則罷了。
兩天之后,我接到了過稿簽約的邀請。說實話,在看見那條郵件時,我心里的惶恐是大于欣喜的。因為我并沒有為不久前的心血來潮準備故事大綱。除了那兩章正文和一個粗糙的簡介,我的文檔里連一個多余的字符都沒有。但既過之,則寫之。
戲說不是胡說,演繹不能亂演。
接到回復郵件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打開當當網買書,就像我開始做法國大革命的歷史科普那樣。我深信沒有足夠的歷史資料支撐,進行歷史類創作就是在敷衍自己,愚弄讀者。
我先后購買了樊樹志教授所著的《晚明史》、《萬歷傳》、《崇禎傳》、《大明王朝的權力博弈》,吳晗教授所著的《明朝的歷史教訓》,顧誠教授所著的《明末農民戰爭史》,黃仁宇教授所著的《萬歷十五年》,吳思先生所著的《潛規則》、《血酬定律》,韋慶遠教授所著的《暮日耀光》(講的是張居正改革),張致勉教授所著的《馬背上的朝廷》(講的是乾隆皇帝南巡)等學術或半學術著作。以及劉和平先生所著的《大明王朝1566》,當年明月先生所著的《明朝那些事》等小說。
買書之后,我一邊看書一邊寫書。步履蹣跚地結合著維基百科、知乎、b站、百度百科等網站搜集來的信息進行著人生的第一次創作。但即使是這樣,我還是不可避免地錯過了很多歷史細節。幸虧得諸位有水平、有知識的讀者的幫助,我才能夠將之更正或補全。比如嘉靖四十一年“奉天殿”改名為“皇極殿”,“春節”這個詞民國時期才始現等。
在開始這本書的創作之前,我對明朝歷史的了解僅限于道聽途說的只言片語,完全沒有體系和章法可言,但通過不斷地閱讀和資料搜集,我逐漸了解了我的書里涉及的各個主要人物的基本性格(前提是資料夠多),也明晰了我的故事的走向和劇情發展。
先說故事走向和劇情發展。歷史上的晚明時期(1620年至1644年)幾乎是讀者能夠接受的帝制中國搭上全球化這艘航船的最后機會。
我之所以在此使用“讀者能夠接受”這樣的限定詞,是因為在我看來,直到1800年歐洲開始工業革命之前,中國都是世界范圍內技術及經濟上的絕對霸權者。只要這頭巨獸能夠調轉方向,對政治制度及官僚系統進行近代化改革,中國就不用復興,而是一直興。
(注:這里的近代化改革是指吏治清明、分權有度、剔除系統性貪腐及杜絕土地兼并等,和貴族共和、資產階級民主以及相應的君主立憲制、美式總統制沒有關系,晚清的政體改革(清末新政及民國政府)證明這些體制在國內走不通,如此龐大的國家必須進行高度的中央集權,不然就是東南互保,軍閥割據,府院之爭。)
也就是說,在我看來,魂穿康雍乾,讓集權到巔峰的大清皇帝強推大航海及近代化改革其實也可以搭這條船??滴趿辏×辏@兩個超長待機皇帝若是真被穿越者奪舍,堅定地走近代化道路其實是走得成的。但在真實的歷史里,晚清實在太屈辱了,以至于人民群眾天然地排斥維護大清王朝的文學創作,甚至形成了“穿清不造反,菊花套電鉆”的說法。當然,就算人民群眾不排斥也可能被404。
基于此,我的這本書將不限于挽救大明王朝,更要揚帆起航、邁向世界。
歷史的軌跡如果在1620年發生改變,挽救大明王朝其實并非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至少比魂穿歪脖子,或者魂穿南明要容易得多。不帶金手指魂穿歪脖子或是南明基本等于渡江戰役前投國軍。而泰昌皇帝只要不萬歷化,大事即可為。
我如此判斷的依據之一,是天啟即位之前遼東還沒丟,建州女真還在跟熊廷弼死磕而且磕不動。在這樣的情況下,投入遼東的軍費比遼東全丟的情況要低得多,至少不至于四年花光萬歷內帑,并連年加征遼餉。
解除生存危機之后(或是在此過程中),作為皇帝的主角就可以開始踐行“皇帝之德”。并成為全世界的“明始皇”,使天下“器械一量,同書文字”。當然,一世做不成可以“奮六世之余烈”。
——————
說完故事的走向和劇情發展,我再聊聊人物設定。
在這個故事里,主角的“現代人靈魂”是1620年的唯一變量。也就是說,這個故事里沒有金手指,也沒有不合理的歷史臆想。主角魂穿回去改變的不是更早的過去,而是那個節點之后的未來。
再說得具體一點,就是除了主角的行為,之前的歷史事實和人物屬性一概不改。歷史事實不改這是最基本的,我就不舉例了,不過就像我在前文說到的那樣,我可能會忽略掉一些并不顯眼的歷史細節,這就需要讀者們在未來的陪伴中持續糾正。
而保留人物的屬性就要復雜得多了。描述越多資料越詳細,人物的性格就越貼近真實,反之演繹成分就會加重。
篇幅所限,我詳舉一個例子,也就是皇長子朱由校,這是重量級人物,也是故事的核心之一。
就結果來論,天啟七年下來,朱由校干得是非常糟糕的。不過其中最大的責任不在他本人。
天啟皇帝這個“熹”字有很大一部分得讓他爹和爺爺來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极县|
绿春县|
津南区|
四子王旗|
普格县|
靖宇县|
南溪县|
西盟|
杭锦旗|
青神县|
浏阳市|
荆州市|
安顺市|
治多县|
金华市|
凤台县|
昆山市|
东阳市|
宁德市|
偃师市|
广州市|
红原县|
上林县|
开封县|
利辛县|
沐川县|
三穗县|
巴塘县|
永吉县|
五峰|
双桥区|
濮阳县|
峡江县|
鄂托克旗|
太仆寺旗|
车险|
时尚|
南雄市|
岳普湖县|
拉萨市|
新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