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總,這么看好配樂的嗎?” 一邊的副總控笑呵呵的看向總控。 這段時間發生的事,副總控自然是一清二楚。 “當然了。” 總控呵呵一笑。 “你別看這只是配樂,但內容之精妙,的確不次于一些真正嚴肅的大型場合了。” “別說是當做配樂,哪怕是以這些音樂為主體,擴寫成三分鐘以上的完整版,都足以支撐的起一個高質量的音樂綜藝了。” “這么厲害?” 副總控眼眉一挑。 不由得暗自吃驚。 作為副總控,其實主要起到的是xz上的一些協助內容,對于文化藝術類的知識與眼光,是肯定不如總控這么毒辣的。 但副總控知道,眼光毒辣,也代表著平平之作難入其眼,優秀作品也不過點頭稱贊。 可給出這么高的評價,那證明,這李景霖所拿出的東西,讓一位藝術行業的“老饕”都為之驚奇。 這就很不簡單了! 而且,總控給出的評價,可不只是很高。 甚至有些夸張了。 畢竟,按照常理來說. 一個節目,里面蘊含的內容,是一個整體的。 很難因為某個點,就將節目提一個檔次。 除非兩種例外。 【其他方面太垃,或者某個點實在太強】 而《國家寶藏》這個節目,內容雖然比較娛樂化,但國寶本身所代表的意義,蘊含的文化,知識,可絕對不簡單。 能為這個節目配樂,那都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 哪怕是李景霖本人,也打起一百二十分是精神去嚴肅對待。 現如今,交卷。 給出了一副絕對令人滿意的答案。 “看啊,這些曲子,直接給列入原聲帶,那都是一副值得購買的專輯。” 說到這里。 總控愈發興奮。 興沖沖的拉著副總控,來到錄音棚旁,點開文件,給副總戴上耳機。 “你知道,我們華夏,有一個詞牌名,叫做《風入松》嗎?” “《風入松》?詞牌?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副總控來了興趣。 因為。 在歌曲名單列表里。 這為講解員所配的樂曲,名字即是《風入松》。 “《風入松》,是一首著名的琴曲,是嵇康于空前絕后的黑暗與高壓年代之下,所創作的,與之并排的,便是聞名天下的《廣陵散》!” “廣陵散失傳了,可是,風入松傳下來了!” 副總控一驚。 還真沒想到,這玩意和廣陵散都有所關聯。 聽到兩位總控的話。 錄音棚旁,正在苦思冥想著文案的組長抬起頭。 若有所思的聽著總控說著。 “當年,嵇康將被處死,三千太學生于刑場為嵇康送行,演奏著這首多年前嵇康所著琴曲,風入松,風一入松,驚的鳥兒飛走,無論監斬官還是劊子手,無不潸然淚下。” “可嵇康神態從容,淡淡微笑,說道:【某平生無所好,詩文琴曲耳,論琴曲,《風入松》當為天下第一,某甚欣慰。】面對高壓與黑暗,文人的風骨從不曾被摧毀。” “嵇康叫學生拿來琴,告知【某近日新制一曲,名曰《廣陵散》,妙處當在《風入松》之上。某在此彈于諸位,請仔細聆聽,然后譜之,以傳后世】!” “可是監斬官此時大喊,時辰到!當劊子手提刀之時,嵇康嘆曰,廣陵散.不復存焉!” 當這樣的故事說出后。 副總控一愣。 總控聲音高亢。 語氣,都忍不住增高了幾分。 這是一種情緒很復雜的激動。 “從琴曲,到樂府,再到詞牌,嵇康,晏幾道眾多名人圍繞其中,奠定了這么一個詞牌。” “吟詠凄涼的國勢,吟詠凄涼的世態!” “你聽過西風穿過松林時那種凄厲的聲音嗎?那就是風入松的悲涼與黑暗。” 不知何時。 副總控看到。 總控的雙眸開始泛起淚光。 副總控這才知道。 這么一個配樂,一首看似普通的曲子,看似不錯的曲名。 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深意,又是怎樣的厚重。 “聽著這首曲子,我仿佛看到了咱們民族,過往年代一幕又一幕的慘劇,與黑暗,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恥!看到了盧溝橋,看到了九一八,看到了1213” “可是在這首曲子之中,我聽到了鋼琴,聽到了管弦樂聽到了截然不同的現代音樂,更加宏大,國際化的聲音,時間仿佛畫成了一個圓,于現代,又將《風入松》變回了曲。” “聽到了在悲涼后面的雄壯與堅韌,聽到了五千年的滄桑,也聽到了一種無法斷絕的,屬于華夏文明的生命力。” “每一個五百年,似乎都會經歷無與倫比的黑暗與滄桑,但每一個五百年,又將會是偉大的盛世與輝煌。” 說到這里。 副總控也忍不住跟著激動了起來。 而一邊的文案組組長,更是激動了起來。 站起身,和兩位總控打了聲招呼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