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嗎?那這個劍橋大學初中部又是什么情況? 若我沒猜錯,對方應該也是私立學校吧? 憑什么給他們審批,卻不給我審批?” 余姚這時突然開口:“對呀江局,我承認劍橋大學初中部借鑒了國外中學的新派辦學理念。 但中原外國語國際中學做得也不差,甚至比他們更好。 你直接給對方撥四所分校,中原外國語這邊卻一個都沒有,是不是太厚此薄彼了? 尤其全國重點大學最近特招,中原外國語有上百名學生都拿到錄取通知書。 如此輝煌戰績,是咱們中州人絕對的驕傲。 我這邊要求不高,你只需分一個名額給張岳就行。” 江若卿臉上全是為難:“余主任,張老板,真不是我不愿意松口。 你們學校取得的成績的確有目共睹,但我這邊已經和劍橋大學初中部簽好合同了。 如果違反,不僅需要賠償大量違約金,對房管局的公共形象也有損傷。 還是那句話,我沒有任何私心,真是你們來晚了。” 張岳和余姚對視一眼。 余姚則朝他露出一個“我已經盡力,你看著辦”的表情。 張岳想了想:“要不這樣,您現在打電話和劍橋大學初中部的負責人溝通一下。 看看他們那邊什么意思。 如果對方堅持不松口,中原外國語建分校的事我就不再提了。” 江若卿點點頭:“既然這樣,我試試吧!” 說完她看向張岳和余姚,不說話。 張岳立刻哈哈一笑:“那我倆回避一下。” 說完和余姚一塊離開。 兩人回到余姚辦公室,余姚立刻朝張岳豎起大拇指: “剛才反應不錯,竟然聽懂了我傳給你的暗語!” 張岳無奈:“這到底怎么回事啊?” 他和余姚關系之親密,和一家人差不多。 所以當那位工作人員說“余主任說他不在”時,別人以為余姚是在故意躲避,但張岳清楚,對方應該身不由己。 尤其那位工作人員還說,余姚現在正在江若卿辦公室內,他就明白了一切。 余姚笑道:“還能怎么回事? 知道你要來,江局特意提前把我叫過去。 小陳給我打電話時,對方也在旁邊傾聽。 好在這小子比較機靈,否則今天你還真見不到我。” 張岳皺起眉頭:“那劍橋大學初中部又是怎么回事? 別說我不上心,半年前高永進就一直向上面申請建分校,結果他申請一次就被駁回一次。 而你們倒好,直接給你做個所謂的劍橋大學初中部批四個分校。” 余姚苦笑:“這不是此一時彼一時嘛! 前段時間教育部門搞雙減政策,一是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二是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于是私立學校便首當其中,成為被限制的對象。 但私立學校能在全國遍地開花,培訓機構能發展成一個年收入上百億的產業鏈,完全是家長和學生有這方面需求。 凡事有利有弊,一刀切雖然把這兩個吞金巨獸打掉了,可也造成不少問題。 就拿私立學校來說,對方的確賺了不少不該賺的錢,卻不能忽略他們對教育事業的貢獻。” 說到這,張岳贊同的點點頭。 昨天鄭桂杰已經分析過,私立中學雖然收費高,但他們的確通過嚴格的管理制度,給學生創造了優秀的學習環境。 公立學校因為其性質問題,服務這塊自然要差不少。 余姚道:“當然,雖然私立學校有著公立學校所不具備的優勢,但他們給家長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又是不爭的事實。 最關鍵的是,就算這些學校管理嚴格,可本質和公立學校比并沒有改變。 于是我們就在想,能不能重新定義一下私立學校。 讓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進行錯位競爭。 比如學習西方的辦學理念,對學生寓教于樂,重點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 張岳皺起眉頭:“這有點難吧? 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實中原外國語國際中學也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嘗試。 但絕對的錯位競爭是不可能的。 因為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而學習的目的,是能進入更高學府深造。 所以只要高考和中考存在,咱們的教育模式就沒辦法改變。” 余姚點點頭:“這就是你的中原外國語頻頻申請建立分校,上面卻不同意的原因。 雖然你創造了分數積分制,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 但這些學生終究要參加中考和高考。 直到牛津大學初中部的負責人找到我們,并提出一個方案。 他們將私立學校徹底西方化,而學校的學生并不需要參加中考和高考。” “什么? 不參加中考和高考?那這學上的還有什么意義。” 張岳根本無法理解。 畢竟只要家長腦子沒問題,聽到這條規定,都絕不可能將自己的孩子送過來。 余姚道:“這正是對方的高明之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