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信陵祠-《秦時野心家》
第(1/3)頁
第82章信陵祠
項棟死了,死的一點價值都沒有,乃至于完全稱得上是項氏一族的屈辱。
軍隊嘩變,幾名底層小校聯合,設計邀請項棟查軍,待其一進軍營,迅速將其圍殺。
隨后,這些小校們裹挾下層士卒,帶領著三百多人想要越過邊境線,向秦國投降。
行至一半,被楚軍影虎軍團追上,叛軍全軍覆沒。領頭的叛逆被抓住,經過拷打后,事情的真相是由于一兩黃金所致:
項棟趕赴邊境線,是為了鎮守軍心,提升士氣,所以他隨行攜帶了大量封賞財物。
到了邊境后,賞賜項棟本人一分沒吞,全部分發下去了,但問題在于:兵卒皆以為不公!
以小校官職為例:項姓小校每人兩金,其他小校每人一金。
這樣的差別對待使得那幾名領頭叛逆認為自己受到侮辱,必須用項氏的血來洗刷!
于是,他們設計了事變
這本來已經夠可笑了。
然而,更可笑的是:楚國這次對小校級別的賞賜本來就是一金!
項氏將領多出的那一金,是項棟自掏腰包代項氏為族人的賞賜
此事由他個人決定,貴為少將軍,項棟權限極高。
‘區區小事’并沒有稟告給大將軍項燕,大將軍對自己長子又是極為信任,全權交于兒子處理后,他還有更多重要事情要忙。
于是,這樣幼稚、可笑的事就這么發生了。
項棟親衛隊長跪著向將軍府講述全程經過、完成使命后,立刻拔劍自刎。
作為親衛,沒有與主將同死,是為大罪。
大將軍項燕在來不及悲傷的極其震驚中,迎來長孫出生的消息.
初聽到項伯流著淚講完這個經過時,見多識廣的陸緯也覺得詫異,但細想之下,又有些合理。
因為項棟確實是這樣一個重親輕外之人。
昔日總管大人第一次來到壽春,與項棟一起打過獵,當時項棟要求士卒確保他本人要享用的小鹿不得受到磕碰、以免肉質變差。而他不要的大鹿、野兔之流,則大方的賞賜給普通士卒。
從分配獵物的小事配合如今分金事件,都能看出:項棟的‘愛士卒’是他學習兵法的‘成果’,而作為貴族的傲慢才是其真實性格。
那位在父親死亡消息中出生的未來霸王,不知遺傳到多少這方面基因
項棟的名字,現在成為了項氏軍中一個禁忌,一個絕對不能提及的禁忌。
作為少將軍,沒能死在戰場,反而死在自己士卒的刀刃下,這等恥辱,將他原先的一切功勞全部磨平,并淪為一名徹頭徹尾的罪人。
以至于他的名字,都不會出現在兒子項羽的成長記憶中
當然,盡管連項燕本人都承認這次軍隊嘩變八成責任在死去的項棟身上,但那幾名領頭叛亂的小校和三百來名士卒依舊被判罰重罪。
國中直屬親族被腰斬,旁系親族發配為奴
陸緯這次來壽春,本是為了喜氣洋洋的為項氏小少將軍獻禮,如今卻見證了一場悲劇.
若不是在云夢市場里碰到了楚南公獲得巨大收獲,這次壽春之行就成了徹徹底底的浪費時間了。
今年開端不祥,陸緯與無精打采的項伯告別后,迅速離開了楚國。
離開前,他又去了趟云夢市場的雜藝區,第一次完整的看了場巫舞,但沒再遇見楚南公。
這次回燕的道路陸緯還是選擇由楚入魏、再入趙、入燕,與其上次商隊的回程路徑相同。
上次由于秦趙戰爭僵持不下、加上共工堂總部發來的堂令,使得陸緯擔心薊城事宜,半途脫離商隊快馬搶先回了燕國。
這次秦趙之戰雖然還在打,但如今的總管大人已不用再匆忙,他可以好好游歷一遍三晉之地的風土人情,以為見識儲備。
首要目標是大梁,這座七年后將會被黃河之水泛濫的城市。
魏國位處天下中央四戰之地,強則為中原霸主、威凜四方。弱則危機四伏、處處受蠶。
今年,韓魏派出聯軍跟隨秦國一起攻趙,大梁城因此人氣淡薄,相較于壽春,少了些許生機。
陸緯牽著馬兒,在門口繳納了一筆不菲的入城費用,走在青石鋪路的街道,仍然可以感知這里昔日繁華之景。
齊國桑海是儒家小圣賢莊的總部,那里儒士比肩繼踵。而大梁城中,身著儒袍的儒士同樣很常見。
這是昔日魏文侯拜儒家弟子子夏為老師的遺澤,儒士至今仍然對其懷有好感。
魏國數百年來產出的人才極多,天下聞名,可惜,不少都出走他國,前些年甚至連信陵君魏無忌都容不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河县|
西城区|
吉水县|
明光市|
商水县|
页游|
柳江县|
杭锦旗|
桐城市|
长顺县|
隆林|
汤阴县|
吉隆县|
昌江|
呼图壁县|
无为县|
永定县|
车致|
东乡族自治县|
阿拉善右旗|
井冈山市|
金湖县|
扎兰屯市|
淳安县|
唐海县|
陕西省|
奉节县|
汕尾市|
韶关市|
微山县|
金坛市|
高台县|
多伦县|
汉源县|
济源市|
达拉特旗|
新田县|
二连浩特市|
江华|
天峨县|
肇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