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第四次,明帝青龍元年(公元233年),此時的合肥新城,在經歷四年建造之后,終于竣工了。 孫權出兵十萬,圍攻合肥新城,但是因為新城遠水,大軍二十余天都不敢登陸, 等到準備妥當了,先頭部隊直接被滿寵率領的六千人打了個伏擊,孫權焦頭爛額之下,干脆直接撤退。 這一次孫權雖然沒打下合肥,但其他戰線都有算收獲,也不算太虧了。 在這場戰爭之前,孫權的心理便被滿寵摸了個大概。在滿寵料敵于先的情況下, 孫權又如何能取勝?不久之后,孫權又令全綜攻打六安,也是未見成效。 一年之后,青龍二年(公元234),在諸葛丞相發動第五次北伐之時,孫十萬看準時機,又自稱率領十萬大軍,北上合肥, 不出意料,孫十萬又吃了敗仗,就連侄子孫泰,也戰死當場。 可以看到,孫權帶兵打仗的能力,確實是一般。 可是孫十萬怎能就此服輸,這不就又趁魏國內亂剛平,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北上來咬魏國一口了。 這次孫權沒有御駕親征去撿“漏”,畢竟此時的他已經六十八歲了,經歷歲月和酒色的摧殘之后,再也不復當年之“勇”, 只能派擒殺關羽的丹陽侯朱然之子平魏將軍朱績率三萬大軍替自己走這一遭了,無奈把這“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讓給朱績了。 孫權眼看自己時日無多,但心中對合肥的執念仍在,如今帝王之威日盛,就更是不肯服輸了,畢竟帝王是不能認錯的,有錯的只能是他人。 以孫權的脾氣三萬人馬還是如之前一般,對外號稱十萬大軍。 揚州郡守王凌派張特和將軍樂方率五千兵士鎮守合肥新城。 張特得知東吳興兵三萬來攻打合肥,便命令城中士卒堅守不出,使出緩兵之計,同時派人星夜往揚州大都督治所壽春和魏都洛陽求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