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為過來人,雖然周巖早就知道課程設計的內容,看到《電廠鍋爐課程設計》,還是唏噓不已。
雖然學校臨時將熱能專業的培養方向,從電廠方向轉為了汽車發動機,可僅憑《內燃機構造和原理》和《內燃機學》兩門專業課,根本不足以支撐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專業技能。
而眼下的鍋爐課程設計,似乎就是為了彌補發動機方向的不足而開設的。
所有學生的課程設計任務書都差不多:亞臨界參數,蒸發量四百一十噸的電站鍋爐設計。
任務書上,唯一有區別的地方,就是燃料種類:雖然都是煤炭,可成分、發熱量完全不同。
拿到課程設計任務書和課程設計參考資料的一群小萌新們,埋頭就開始了計算。
老師沒有說,學生們自然也不會知道:眼下全國的十大鍋爐廠中,能做亞臨界參數以上的只有四五家。
雖然周巖的同學們都學過鍋爐,可對鍋爐的印象都直停留在紙面上,對電廠機組的了解,也只是知道機組規格分三十萬千瓦、六十萬千瓦、九十萬千瓦等系列,更具體的東西,兩眼一抹黑……
而且一群學生更不知道的是,他們正在設計的四百一十噸鍋爐,適配的機組是十二點五萬千瓦的,一種很尷尬的存在:國家正在考慮淘汰三十萬千瓦以下的火電機組。
上輩子周巖是做設備安裝的,對一百到五百噸的鍋爐自然不陌生,而且為了應付甲方和監理層出不窮的問題,還專門研究過各種計算……
新學期第二天,元宵節。
團圓的節日,一群獨在異鄉的年輕人們,在這樣的日子里,總是抱團取暖。
新學期剛開始,大家的錢包都還是鼓鼓的......屆的課設看了一遍之后,又還了回去。
“這位同學,這里面的計算有很多錯誤,建議不要照搬……”
課程設計中鍋爐參數的設置都是定死的:給水溫度、蒸氣壓力和溫度。
不過,老師給所有同學的燃料都是不同的,雖然有很多接到的是同名的煤種,可無論是具體的成分,還是發熱量,都千差萬別。
成分不同,計算的過程自然也不盡相同,只能參考,沒辦法照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