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無常,意為變化不定、反復。 在傳統文化之中,無常通常會與黑白關聯,成為勾魂奪魄的陰間使職,也即生死。 錦衣衛監察百官,著飛魚服,佩繡春刀,持無常簿。 這群文武百官恨之入骨的瘋狗,行事也需要理由,百官之言行,更需要時刻記錄。 光憑記憶,顯然不可能,因此一種秘密文本應運而生。 無常簿,便是錦衣衛用以記錄百官言行的小冊子,只有巴掌大小。 一般而言,錦衣衛各處探子,將官員言行記錄在無常簿上,待上官核驗之后,若該官員的確有違法犯罪之實,便有駕帖發下,緝拿犯官。 因此,錦衣衛雖說四處攀咬,但沒有駕帖,也不能隨便抓人,權力有所限制。 只不過明初洪武皇帝猜疑心重,駕帖就跟不要錢一樣下發,百官見駕帖如見閻王,直接交代后事便可。 毛驤案面上放著的,便是負責監視涼國公府的錦衣衛探子的無常簿。 他伸手拿過,無常簿上文字并不算多,但事關涼國公,他非常重視。 無常簿上記錄的東西較為簡潔:涼國公藍玉于后園中飲酒,言語之中多有怨懟之言。 第一頁上只記錄這一條,具體怨懟之言是什么并未陳說,不過后方有小字注解,當時藍玉揮退左右,距離較遠之下,只能聽到只言片語。 無常簿上記錄東西非常主觀,言語文字稍加斷句,意義便可能大不相同,因此很多時候,錦衣衛僅僅是聽到幾個字,而后結合說話之人的語氣神態,便會做下結論。 百官厭惡恐懼錦衣衛,也有這個原因,自錦衣衛設立以來,文武百官可謂人心惶惶,完全不知道家中有沒有錦衣衛的探子,連說話都得小心翼翼,唯恐惹怒皇帝。 毛驤身為錦衣衛指揮使,自然清楚這其中的門道,第一頁只稍作瀏覽,便很快翻過。 第二頁上內容更少:藍玉飲酒過半,與義子藍遠商談,未知其言。 無用的廢話,毛驤再翻過一頁,心中已經有了幾分火氣,這無常簿上如果全是這些沒用的東西,那探子也沒必要活著了。 第三頁上,毛驤終于看見了些有價值的東西:商談過半,涼國公藍玉勃然大怒,叱罵義子藍遠,摔碎酒壺一把,酒杯若干,后拂袖離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