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令妹遭遇,張某非常惋惜。”張和選擇第一條。 第二條更像應該是對公孫氏說的,公孫瓚說不定還巴不得那個男的早點死。 至于第三條,大概率是走向好結局,喜提一個媳婦。 與公孫瓚聯(lián)姻是好事,只是張和也擔心被綁上他的戰(zhàn)車。 公孫瓚剛愎自用,專斷獨行不說,遇事更是橫沖直撞不考慮后果。 自己就算有臥龍鳳雛之才,都未必能改變他覆沒的下場。 既然如此,就不要和他扯上太多關系。 “先不說那些,過來喝幾杯!”公孫瓚見張和不接招,也不好繼續(xù)這個話題。 這次飲宴說是答謝,實則是示好,若能招攬過來最好。 一把好的兵刃,不僅能讓參軍的子弟更容易賺戰(zhàn)功,同時許多權貴同樣喜歡收藏這玩意。 不管是武裝自己,還是用來走人情,都有很高的價值。 可好的兵器,一個大匠一生可能就鍛造十幾把,如何優(yōu)先得到,這誰不關心? 偏廳之中沒別人,兩張矮桌對面放置,邊上鋪上蒲團。 按照禮數(shù)張和需要‘正坐’,在沒有內褲的時代,這種坐姿最不失禮。 基于這背景,張和就算發(fā)明椅子,正規(guī)場合也沒人會坐上去。 正式的宴席,女眷不能同席吃飯。不過現(xiàn)代也差不多,男人在外面喝,女人孩子在里面吃。 這屬于華夏文明的特點:繼承,融合,進化。 不如說在張和看來,一成不變的華夏文明,不能算是華夏文明。 “不得不說,達道與令兄,差別還真有點大。”眼看張和文質彬彬的落座,公孫瓚反而有些不適應起來。 若換了張飛,大概已經(jīng)大大咧咧盤腿坐下來。 可真要說的話,他更喜歡和那種大大咧咧的人接觸。 和文縐縐的人相處,太累! “從小生長的環(huán)境不同,性格也會受到影響,再說我們也是同父異母。”張和回道。 “的確,生長環(huán)境能改變一個人。”公孫瓚點頭。 公孫氏乃貴族,只是母賤,從小待遇就不好。 多虧岳父賞識,在他幫助下拜入盧植門下,又當過劉寬的學生,才算是進入士人的圈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