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漣忽然有一種感覺。 自己以正直敢言當了英雄,這事很爽但是太順了。 上奏彈劾兵部尚書黃嘉善,泰昌皇帝還沒來得及回應就病情加重。朝廷正臣一起抨擊黃嘉善,在自己支持下,成國公查抄了兵部和黃府。這事也特別順利。 這一次與汪文言、左光斗在兵部商議大局,立刻給宣府的自己人傳信,這肯定是有利于朝堂和東林的舉動。但是,宣府巡撫張經(jīng)世恰好就在居庸關接受工部新的鎧甲,這事又特別順利。 我楊漣乃天選之人,所以必定順利當英雄,名留青史? 有時候膨脹起來,就會往這兒個方向想。 但是軍政大事豈能兒戲,三次巧合還是巧合嗎? 他心中暗暗記下,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推自己,讓一切這么順利。 汪文言嗎? 雖然第三件事最有可能是他在推動,也對時局大有好處,但是前兩件事不像是他。 先記下此事,楊漣繼續(xù)撰文抨擊鄭氏一派,動員京城官員有人出人、有錢出錢,一同對付叛軍。 “陛下!泰昌陛下駕崩了!” “什么!?” 消息傳出宮來,還在宮外的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到處奔走相告。 “消息屬實嗎?” “千真萬確,是王安公公的印信,陛下病逝駕崩!” 李汝華和其他官員都非常驚詫,楊漣卻感嘆道:果然是這個時候。 太醫(yī)早就對泰昌的病情無藥可治。今天雷擊之后的昏迷,太醫(yī)直接就束手無策,表示非常危險基本上很快駕崩。 楊漣通過王安的渠道知道這些,還知道太子可能參與到其中,引雷電造成泰昌昏迷...... 這也是他覺得不能讓太子登基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陛下駕崩,罪責在鄭貴妃、崔文生、鄭養(yǎng)性、方從哲和太子......” 楊漣很堅定自己這個看法,也只有這樣才能繼續(xù)造勢,懲處這些惡人,讓眾多正義之輩提拔任用。 泰昌皇帝駕崩的消息傳開,讓眾人心里蒙上一層陰影;宣府援兵明早就到的希望,讓京城眾人又有些期待。 宣府巡撫張經(jīng)世一下子被人們反復念道。 這當然是汪文言的手筆。 他把玩著棋子,讓東林黨張經(jīng)世獲得極高的人望。 但偏偏棋盤上沒有這個棋子。 “今夜就一決勝負,明早打掃棋盤的人,又決定不了廝殺結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