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航空余譚-《回到過去當學閥》
第(3/3)頁
至于戰略級重型轟炸機,這可也沒有什么要講的,不過是加快戰爭集成罷了。
但在空中照相偵察部隊上面,早先是西方發達國家十分重視的一支空軍部隊,只可惜認識到這一點的人,啁啾才是少數。
就這樣,在程諾的安排下,辦航校造飛機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為了加快進度,也是為了吸收勞動力,程諾等人共同努力,從人群中挑選了機械工、鉗工、木工和漆工等四五十名熟練工人。
這些技術工人都有一定的造船知識和經驗,對機械常識、工具使用和機械識圖等都有一定的基礎。
為使他們對飛機制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了解,巴玉藻等人分別向工人們授課,講解簡明飛機原理、發動機原理及機體結構學,進而使工人們懂得制造飛機的精確性,學會根據機體強度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
對少數基礎好的工人還進行發動機校驗、裝卸、試車、排除故障,以及各種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培訓。所有這些技術培養,都是邊學邊干,以至于達到很熟練的程度。闌
當然,飛機在制造過程中,也有很多困難:一是不能制造航空發動機,只能向國外購買,機體要根據購買來的發動機性能設計與制造,常常是“削足適履”;
二是設備落后,機械化程度偏低,大多數工藝由手工完成,因而生產率較低。
當然除此之外,軍閥混戰、戰爭頻繁,以及政局的不穩,致使我國近代的航空工業,一直缺乏穩定發展的環境。從1912年到1928年間就發生過大小戰爭140多次。
在頻繁的戰爭中,日本的侵略戰爭對中國的工業化打擊最大。“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占領了東北,使中國喪失了30%的煤,71%的鐵,28%的電力和47%的水泥。
再加上民國政府對航空工業沒有統一的規劃,政府投資設廠分散,各廠沒有分工協作,各自為政;各廠制造飛機毫無科學的規劃,或彷制美國飛機,或彷制蘇聯飛機、法國飛機。
對自行設計的飛機,沒有進一步的改進與提高。各個飛機制造廠生產的飛機五花八門,沒有全國通用的標準。這樣,全國航空工業一盤散沙,形不成合力,航空工廠的功能也就大打折扣。
疊了一架紙飛機,程諾想試試新式疊法,結果因為重心不穩,一不小心栽倒在地上。闌
重新撿起飛機,他若有所思道:“雖然辦航校和你們造飛機是兩回事,但我還是建議你們同步進行期間,還是呀多多合作。”
巴玉藻疑惑道:“不知先生是指哪些方面?”
程諾笑道:“當然是試飛員的培養,你們要明白機試飛員的嚴重缺乏,也會制約飛機性能的提高和飛機制造水平的提高。”
任何一種新型飛機的問世,飛機試飛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試飛即飛機在正式使用前進行試驗性飛行,用來檢查飛機的設備和檢驗飛機的性能。
一架新型飛機的研制生產,要經過論證-設計-制造-試飛-定型-批量生產-交付這樣一個過程。通過試飛最大限度地暴露飛機所存在的設計缺陷,為設計部門改進飛機性能提供依據,避免日后慘劇。
當然,通過試飛可以把飛機的潛能飛出來,方便被射擊部門優中取優。
我國航空工程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飛機試飛員很難找到,優秀試飛人員更是嚴重缺乏。當年巴玉藻、王助等制造的甲一型、甲二號飛機,就曾多次出現找人試飛的種種困難。闌
而這,也是巴、王二人如此熱心的重要原因。
最新網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