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樞密院-《錚錚大宋》
第(1/3)頁
感謝【羽生降相鸞】同學打賞十萬幣~
————以下正文————
“官家,重擬對夏戰略,臣希望能借趙正言之智。”
在接下重新擬定對夏戰略的御令后,宋庠向官家做出懇請。
從旁高若訥未開口,但也拱手作揖,顯然是默認贊同宋庠的提議。
畢竟新的對夏戰略本身就是趙旸的構想,自然要請趙旸作為顧問,才能避免疏漏。
趙禎點頭道:“準了。趙旸,你便與兩位相公去一趟樞密院,好好商討,亦記你一功。”
趙旸雖然心系工坊選址一事,但權衡一下還是接受了。
待走出垂拱殿后,宋庠鄭重對趙旸行禮道:“此番有勞趙正言了。”
趙旸對宋庠印象不壞,雖說二人最初為了是否因召范仲淹回京朝一事鬧得有些不快,但之后卻并無沖突,尤其是有高若訥、錢明逸、文彥博前后作為對照的情況下,宋庠著實稱得上是友善的一撥。
因此趙旸自然也不會失禮,笑著回禮道:“宋相公言重了,其實我對樞密院也有些好奇,正好今日借機見識一番。”
“哈哈,既然如此,宋某便帶趙正言參觀一二……請。”
“請。”
二人談笑著穿過垂拱門,高若訥堂堂樞密副使面無表情地跟在身后,仿佛像個跟班,令跟在趙旸左右的王中正等人暗暗好笑。
垂拱門外長街,是一條橫貫宮城東西的大街,東抵東華門、西抵西華門,可以視做前廷與后宮的分界。
從垂拱門橫穿這條大街往南,正對面便是文德殿的后門,此門一般關閉并不敞開,且有專門的門使領禁軍把守。
沿著后門高墻往西稍遠處,有一扇邊門,稱做右銀臺門,穿過此門有一條狹長的宮道,與另一端的右長慶門相連。
此狹道以西的建筑群便是修國史院及龍圖閣、天章閣等學閣所在,前者顧名思義,后兩座學閣主要用于收藏歷代皇帝畫像與舊物,包括旌節、御制文集以及御書等。
而此狹道靠近右長慶門一端的東面,即文德殿群以南的那片廊廡群,從西往東即是舊日樞密院、中書省、都堂及門下省所在——故當時樞密院又稱西府,中書稱為東府。
不過當前中書省與門下省早已并為政事堂,搬至大慶殿群西側的小殿廊廡辦公——由舊址往東穿過西走廊、西偏門,便可抵達大慶殿群。
換而言之,如今文德殿以南這四排廊廡,基本上專供于樞密院使用,同時也是樞密院的上級機構所在。
例如樞密院承旨司。
據宋庠的介紹與解釋,承旨司乃樞密院最為重要的上級機構,主要負責掌理樞密院諸房公事,司主官為樞密都承旨、副都承旨、樞密院承旨與樞密院副承旨,各置一到二員,當前并不滿員;次一級為兵、吏、戶、禮四房——再加神宗朝時增設刑房,合稱樞密院五房——副承旨,除兵房副承旨設兩人外,其余各設一人。
以上人員大多數時候都在主堂辦公,主堂位于從西往東的第一排廊廡內,三面有墻,一面設有連排的狹高板門,通通敞開后屋內光線充足。
趙旸探頭瞧了一眼主堂內側,只見那狹長的廊屋內,有字畫、盆栽作為裝飾,擺設地頗為文雅,堂中數排三尺小案整齊排列,十幾名身穿常服的官員坐在案后的矮凳上,提筆書寫,最前方設有兩張正常大小的書桌,一名領班官員坐在桌后,景象酷似一名老師領著一群學生,令趙旸忍俊不禁。
笑聲引起殿內那些官員,眾人紛紛轉頭看來。
“抱歉,打攪了。”趙旸拱手打了聲招呼。
殿內一干官員相視一眼,未有回應,只是疑惑地打量趙旸,畢竟他們也注意到站在趙旸身側及身后的宋庠與高若訥——就算不認得趙旸,他們也該認得那兩位樞密院的長官。
那名領班官員也注意到了趙旸三人,起身出迎,朝趙旸三人行禮:“宋相公、高相公,趙正言。”
咦?
趙旸有些驚訝地拱手回禮,從旁宋庠介紹道:“這位是王貽慶、王副都承旨,亦是常朝官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昌平区|
宜阳县|
贵港市|
将乐县|
黔西|
微博|
德保县|
原平市|
宕昌县|
文安县|
广安市|
凌海市|
雅安市|
曲麻莱县|
沭阳县|
遵义市|
固原市|
和顺县|
临颍县|
江川县|
伊金霍洛旗|
青河县|
惠安县|
乌拉特后旗|
开江县|
龙川县|
大理市|
蒙自县|
大英县|
仁怀市|
霞浦县|
鞍山市|
玉龙|
广安市|
龙游县|
南通市|
花莲县|
甘泉县|
六枝特区|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