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議對夏戰略(二)-《錚錚大宋》
第(1/3)頁
在依然注重戰場取勝的年代,趙旸這番言論著實有些超前了,即使是宋庠、龐籍也只是稍稍聽出些門道,而資質如陳執中,更是聽得云里霧里。
好在他與趙旸關系不錯,即便宋庠、文彥博、龐籍幾人用眼神示意,有意請他率先開口,他心中倒也不慌,放低姿態,溫聲問道:“趙正言此番言論,老夫即使聽得一知半解卻也感覺不凡,但恕老夫愚鈍,不求戰場取勝,如何擊敗西夏?”
若換做文彥博或高若訥來問,趙旸這時候未免要夾槍帶棒譏諷幾句,但陳執中就算了,自和解之后,這位老首相可以視為趙旸在朝中唯一的盟友,趙旸自然不會攻擊他,笑著道:“令其自潰即可?!?
“哦?!标悎讨锌此苹腥坏攸c點頭,惹地宋庠及文彥博輕蔑地瞥了其一眼。
他倆都不信這老東西真能想明白。
龐籍自然是能夠聽懂一些的,聞言皺眉道:“趙正言能否說得詳細一些?”
趙旸微一點頭,目光掃過宋庠及高若訥道:“宋、高兩位相公可知西夏大致人口及兵力,包括邊境駐軍情況?”
高若訥輕哼一聲,臉上再度浮現幾絲譏諷,那表情仿佛在說:連這事都不知,你還好意思談論對夏戰略?
不過他并未出聲嘲諷,因為他已發現這小子真的有點邪門,也許真有什么對夏戰略。
期間,宋庠轉頭一看高若訥,見后者并無解釋的意思,便笑著道:“那就先由宋某拋磚引玉……”
“有勞?!?
宋庠微微一笑,稍做回憶便侃侃而談道:“以我樞密院這些年整理自細作打探得知的消息估測,西夏人口約有三四百萬,常置兵力約為五十萬,前幾年西夏恢復對我大宋稱臣,兩國得以和解,彼此削減陳于邊境的兵力,目前其邊境陳兵,主要集中于夏州及西平府二城,前者二三萬,后者因臨近其都城興慶府,駐有五萬之眾,合計七八萬。當然,這是常置軍,事實上二地還有不少依附于西夏的山民、蕃民作為蕃軍,但人數難以估測,大概數萬左右?!劣谂d慶府,少說駐有二十萬常置軍,剩下二十余萬常置軍則主要駐扎于夏遼邊界,尤其是前些年契丹二度征伐西夏,據說還從興慶府調了近十萬軍隊過去?!?
趙旸聽了很是驚訝:“三四百萬人口,竟有五十萬軍隊?”
仿佛猜到趙旸心中所想,宋庠善意提醒道:“西夏黨項人素來民風彪悍,全民可為兵,為防我大宋及契丹,故聚五十萬之眾……趙正言不可小覷啊。”
趙旸稍稍點頭,笑著道:“我聽聞中戶三家之賦,僅活一兵;步卒五人之糧,可贍一騎。此前史養兵之論,亦后人計費之言。西夏以區區三四百萬之眾,卻要養活五十萬常置軍,可見軍費耗糧之巨,必然使其財政捉襟見肘。”
宋庠、龐籍皆聽得眼睛一亮,就連高若訥亦不得不信服:這小子真的通兵事。
“大宋呢?”趙旸又問。
宋庠已知趙旸對此一無所知,便詳細講述道:“我大宋與西夏交接處,唯陜西四路及河東路之麟府,陜西四路即秦鳳、涇原、環慶、鄜延,其中后三者與夏國接壤,但秦鳳路亦不得不防,以免西夏繞路吐蕃,襲擊后方?!劣隈v軍,常置軍多為侍衛馬、步司禁軍。其中秦鳳路三萬五千,涇原路因無險可守,故駐有五萬,另有環慶路二萬余、鄜延路二萬余,河東路因又要兼防遼國,駐有八萬,另有陜西四路后方京兆府四萬,合計約二十萬禁軍。除此之外,還有廂兵、蕃兵、漢蕃弓手及鄉兵:河東有廂兵萬余,漢蕃弓手八千,鄉兵七萬余;陜西四路有廂兵兩萬余,蕃兵十萬,鄉兵十五萬?!?
饒是趙旸亦有些傻眼,難以置信道:“拋開河東路不談,光陜西四路就有十二萬五千禁軍,及其他雜軍二十七萬,卻還打不過西夏?……就算雜兵不堪大用,好歹也有二十七萬啊。”
這話說得殿內君臣皆臉上無光,宋庠更是幾次欲言又止。
半晌,宋庠咳嗽一聲,帶著幾分尷尬解釋道:“事實上,趙正言所言‘雜兵’,即漢蕃弓手及蕃兵、鄉兵……其實戰力不低?!?
啥意思?
趙旸表情古怪道:“宋相公可別告訴我,那八千漢蕃弓手及十萬蕃兵、十五萬鄉兵,才是防守西夏之主力?”
在一片尷尬的氣氛下,宋庠干笑道:“那倒不至于,主力自然是十二萬禁軍及八千漢蕃弓手,十五萬鄉兵只是作為輔軍,雖不能說不勇,但其多是為了自保家鄉,并未肯為朝廷拼命。至于那十萬蕃兵,更為復雜……不知趙正言可知羈縻?”
見趙旸一點頭,他繼續道:“那就容易解釋了,宋、夏、吐蕃三國邊界有大量蕃民居住,為防止其倒向西夏,大宋便加以籠絡,又派人教化……總之此事頗為復雜。另外,蕃兵雖勇,但……未必可信?!?
趙旸大致也了解一些,點點頭問道:“不能編戶齊民么?”
宋庠稍有些意外,隨即搖搖頭道:“難,諸蕃部落首領皆不愿,說是不愿背鄉遷離,但趙正言也知道,一旦編戶齊民,這些人便失了依仗,又如何肯答應?……朝廷對此也無辦法,只能花錢籠絡,利用他們抗擊西夏,亦不敢過于逼迫,免得其倒向西夏。”
趙旸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難怪了……看來要對西夏用兵,首先得解決當地蕃民。若不肯編戶齊民,納入大宋,那就只能……驅離?!?
宋庠皺眉提醒道:“當地蕃民亦民風彪悍,不遜西夏黨項,若與其交惡,恐陜西四路因此陷入混亂,介時西夏恐怕也會趁機進兵,討伐我大宋以拉攏蕃民?!?
“是故要先內后外,先加強陜西四路的防御,于險要之地修筑要塞,于平坦之處修造城池,先將陜西四路打造地固若金湯,介時再與蕃民交涉,若其愿意編戶齊民,那自然最好,大宋可以納入,化蕃為漢;若始終不愿,那也只能下重手……放火燒山焚林,斷其口糧,迫其遷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安|
将乐县|
宝兴县|
霍山县|
蛟河市|
屯留县|
巩留县|
阿坝县|
蓬安县|
正定县|
勐海县|
沁阳市|
汉沽区|
阳东县|
历史|
广水市|
宽城|
潮安县|
台湾省|
黎城县|
南阳市|
宁夏|
江永县|
历史|
伊川县|
桂林市|
隆安县|
柳州市|
德昌县|
金塔县|
濉溪县|
江北区|
南漳县|
阳春市|
郧西县|
建昌县|
如东县|
漳州市|
缙云县|
原阳县|
侯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