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對于香港傳統的動作片和槍戰片來說,這部電影的反差太大了。
主角的造型沒有港片里最拉風的身披風衣,手持雙槍。
打起來沒有無限子彈,沒有慢鏡頭,沒有各種物品被子彈打得粉碎的特寫。
肉搏的時候沒有華麗的招式,都是近身短打,刀刀見血。
劉樺以一種冷峻孤傲的形象出現,全程冷著臉裝逼。
只有最后一個鏡頭,擁抱小米的時候,才露出了一抹笑容。
為了保險起見,楊葉才特地給這部電影弄了個首映禮。
按說杜琪峰和劉樺這兩年都撲穿地心了,有戲拍就不錯了,還弄個屁的首映禮。
楊葉不僅給他們弄首映禮,還找了一大堆業內人士來觀禮。
然后就開始宣傳造勢,一幫筆桿子回去之后就開始寫《孤膽特工》的影評,稱這是一部與眾不同,又特別經典的影片。
首映禮上的一些言論和觀點,也被媒體不斷引用,到處擴散。
黃霑說的“耍帥也是一種演技”、“拍了這部戲,會有更多女人愛你”,讓劉樺的粉絲興奮不已。
畢竟劉樺已經撲街兩年了,她們都希望劉樺這次能夠打個翻身戰。
于是,一個個都成了人肉宣傳機,到處安利。
而楊葉說的“現在的港片文戲太趕,武戲又太拖”,“希望文戲做足鋪墊,武戲恰到好處”等希望能夠改變電影格局的言論,又引起了無數影迷的共鳴。
其實這個年代很多驚天大撲的電影,比如《新碧血劍》、《東方三俠》、《一刀傾城》……放在后世,都是非常不錯的動作片。
但現在的觀眾真的是好東西吃膩了,迫切地需要換換口味,不免就對劉樺這部《孤膽特工》期待起來。
如果不是楊葉這個掛逼,就算這個年代的杜琪峰真的有這個劇本,也是很難拍出來的,因為投資人可能會不敢投。
就算投了,也是很小的規模,勉強拍出來,也不敢大規模宣傳。
最后就只能靠口碑去逆襲,而口碑逆襲是一個很玄學的東西,質量好的電影,未必能成功逆襲。
比如杜琪峰后來的代表作之一,《槍火》。
投資只有250萬,演員都是他用自己的臉請來的,制作周期只有三個星期。
為了省錢,他要求幾個主角必須一遍過,只有剛拍戲不久的林雪可以NG。
但有了楊葉這個掛逼,他拿出的東西都是經過市場檢驗的,曾經成功過的。
所以制作規模、宣傳規模都可以敞開了搞,拍攝的時候也可以精益求精。
而且,楊葉這些年的不敗經歷,無形之中也給了許多人無窮的信心。
杜琪峰在93年拍一部撲一部,公司都撲沒了,已經沒人請他拍戲了,94年掛空擋。
但是楊葉把他找回來,他立刻滿血復活,化身大導演,仿佛從來沒有撲街過。
請演員的時候,無論咖位大小,沒一個拒絕、推遲的,都是想辦法空出檔期來配合他。
就連在美國拍戲的梁家揮,也硬是抽出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回香港客串了一波。
這些年,楊葉已經給人們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
只要是楊葉主導的電影,第一不差錢,第二票房爆。
賺錢又揚名,大家都搶著拍,傻子才會拒絕。
……
進入八月,《黑客帝國》已經在世界各地的邊邊角角上映完畢,累計票房5億美元。
這是他繼《終結者2》、《終結者3》之后,第三部全球票房破五億美元的電影。
這么多年的口碑不斷累積,讓他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打破了人種的界限。
像《功夫》這種比較東方意象的片子,原時空周星池拍出來只有1億美元票房,楊葉拍出來就有3.8億美元。
除了片子出得早,這個年代特效還沒有泛濫,給人的新鮮感足之外,他超強的票房號召力自然也是重要的因素。
《黑客帝國》在動作上延續了《功夫》的華麗風格。
又加入科幻元素,不僅視覺效果更加華麗,還緊扣時代脈搏,討論人們最關心的計算機問題。
在電影的內核上,又融合了世界各地的哲學元素,看起來非常有內涵。
內外兼修,各方面都極為優秀,終于使得三部曲在首部就突破了五億大關。
此時,《頭條日報》的發行量已經突破了七十萬份,達到了原時空那份《頭條日報》的高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