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完美地解決-《港娛:功夫之王》
第(2/3)頁
但現在是九十年代,網絡還沒有大規模鋪開,人們對報紙的需求量遠超千禧年之后,所以它還在不斷上漲。
有人預測,它有可能成為香港第一份發行量突破一百萬份的報紙。
而1995年,香港人口也才600萬。
手持這么一份發行量碾壓級的報紙,自然可以做很多事,比如現在就在給《孤膽特工》帶流量。
這個年代宣傳電影嘛,有錢的就上電視,弄街頭海報,各種硬廣強推,狠狠砸錢。
在八月上映的《霹靂火》就是這么玩的。
沒錢的就在報紙上打點小廣告,之前那部《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就是這么玩的。
楊葉把《頭條日報》當微博來用,《孤膽特工》宣傳,上映期間,每天都會登點內幕、花絮,影評,就如同在上熱搜。
他還親自下場,在《頭條日報》上發表了一篇《孤膽特工》的影評。
還讓杜琪峰、劉樺等一眾主創每人發表一篇影評,或者電影拍攝期間的心路歷程什么的。
連八歲的劉意霏都發表了一篇小學生作文,再放上一張她的萌照,吸引了無數怪蜀黍。
這套全新的打法,直接把嘉禾,還有其他幾家電影公司都打懵了。
別人給電影做宣傳要花錢,《孤膽特工》一分錢不花,還賺錢。
他們寫小作文,都有稿費拿的。
……
嘉禾公司,鄒文懷放下報紙,無奈地道:“這個阿葉啊,每次都能搞點新花樣?!?br>
何冠昌道:“真沒想到,華仔居然可以跟阿龍跟得這么緊?!?br>
《霹靂火》雖然質量有問題,但香港觀眾還是愛陳龍的,本埠票房一路狂飆,一個月就突破四千萬港幣。
《孤膽特工》剛剛上映的時候,一部分觀眾嫌節奏慢,看不習慣。
一部分觀眾卻覺得很有新意,越看越喜歡,甚至反復買票去看。
就這樣,口碑越來越好,慢慢地走出了一條長線,上映一個月,本埠票房突破3500萬港幣,讓劉樺成功翻身。
鄒文懷郁悶地道:“他們的成本只有兩千萬,僅靠香港和臺灣就能回本,其他地方全是賺。
而我們的成本卻是兩個億,香港票房雖然很好,但臺灣卻不盡如人意,只有三千多萬臺幣。
《霹靂火》臺灣賣得不好,海外片商都不肯出高價,這次的虧損恐怕不會小?!?br>
何冠昌嘆了口氣:“更重要是還影響了股價,阿葉的便宜不好占啊!”
港片前幾年太巔峰了,大量熱錢涌入,使得幾家頭部電影公司先后上市。
嘉禾也是因為去年上市之后,急于搞出業績來提升股價,才會在楊記放棄《霹靂火》的情況下,主動爭取。
不僅主力投資,還給陳龍支付了兩千五百萬港幣的巨額片酬。
至于陳嘉上的劇本,他們也覺得劇本太過悲劇,于是就在拍攝的過程中,主張修改劇本。
陳嘉上沒有太堅持,老板怎么說,他就怎么改,拍完文戲就走人了。
最后悲劇改成了喜劇,力求回到陳龍的風格,沒想到卻是一個驚天大撲。
事已至此,鄒文懷忽然有點懷疑人生:“劉樺這部電影,一改香港槍戰片的風格,卻大受歡迎。
如果我們當初不要插手,讓陳嘉上按照他那個悲劇的風格拍完,會不會有不同的結果呢?”
何冠昌道:“我跟阿龍聊天的時候,他說他問過阿葉,這劇本真的不行嗎?”
“阿葉怎么說?”
“阿葉說,這劇本跟阿龍的風格差異太大,他也看不準!”
……
“你真的看不準嗎?”
楊葉、楊昱、徐風、徐杰一家四口正坐在一起吃晚飯,徐風忽然問出了這句話。
楊葉一愣:“什么看不準?”
“阿龍那部《霹靂火》啊,你當初就看出來他要賠錢吧?”
“不是你拒絕的嗎?”
“我是覺得風格變化太大了,阿龍之前的電影都是功夫喜劇,忽然就功夫也沒了,就賽車,還是悲劇。
我就建議阿龍換個劇本,結果他說要轉型,不想換,所以我就想讓你勸勸他啦。
誰知道你根本不勸,直接拒了,又另外給他打造了一部《黑衣人》?!?br>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台北市|
木里|
永嘉县|
尉氏县|
达拉特旗|
彭山县|
松溪县|
清徐县|
礼泉县|
工布江达县|
彭水|
禄丰县|
将乐县|
成安县|
南岸区|
黔西|
明光市|
佛冈县|
南充市|
吴旗县|
彭山县|
建湖县|
晴隆县|
泰宁县|
湖口县|
达日县|
溆浦县|
通海县|
广丰县|
永济市|
新乐市|
浦北县|
肇源县|
巴塘县|
吴旗县|
喀什市|
SHOW|
历史|
涞源县|
定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