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這個旗人凋零的年代,還是有幾個比較強的人。
多隆阿算是一個,他一直都在地方,長期擔任都統,荊州將軍。
一直都在湖廣總督,或者湖北巡撫的指揮下,因為長期并肩作戰,他和湘軍的關系比較密切。
另外,郭貝爾·都興阿也算是一個。
他的歷史軌跡算是被改變得非常厲害,1853年的時候跟著僧格林沁剿滅太平天國的北伐軍,所以才能被僧格林沁看中。
性子軟的,可不僅僅是慈安太后,包括眼前這個葉赫那拉氏也被俄國人嚇住了。
……………………
都興阿道:「又有什么用?還不是不堪一擊?」
當然,已經在邊上翻譯了中文。
為了幫助蘇曳奪取中樞大權,張國梁馮子材盡取江蘇之兵北上,總共一萬六千人,現在成為了京城守備一師。
葉赫那拉氏陷入了劇烈的掙扎,對于蘇曳描述的勝利非常神往。
………………
但他又是一個愛國者。
而他的密使也在和石達開、陳玉成談判。
現在這架勢,兩宮太后的態度其實是一致的,都想要和俄國人談判。
「接下來天下會有巨大的變化,上面對都將軍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你在關鍵時刻,能夠不辱使命。」
曾國藩等人有沒有這個本事,那就不知道了。
大太監增祿道:「散朝!」
「倫敦不會有命令來了。」卜魯斯爵士道:「大英帝國絕對不會成為你的利用工具,哪怕是海盜,所以你想要讓尤根子爵的海盜大軍去攻打海參崴,逼迫俄國人退兵是不可能的。」
然后,蘇曳手指放在她面前柔聲道:「太后你看,都起皺了。」
「軍情如火,請政事堂和陸軍部,早做定奪。」兵部尚書載齡道。
蘇曳打開一看,只看最關鍵的內容。
這一天終于到來了嗎?
……
「但是我警告你們,太平軍絕對不能攻打上海,這是我們的底線,否則就視為對大英帝國的嚴重挑釁。」
后來伴隨著皇帝和蘇曳的決裂,兩人關系也冷淡了下來。
甚至,兩國公使的夫人也多次前來皇宮做客。
片刻后,安德海上前道:「蘇相,太后娘娘召見。」
足足好一會兒,慈安太后道:「本宮,保留意見。」
江蘇之兵,精銳力量都是江南大營殘部,之前效忠徐有壬,也就是間接效忠蘇曳。
只不過,上一次蘇曳玩得如火純青,不但達成了戰略目的,而且能把發逆這個洪水放出來,也能成功收回去。
慈禧太后道:「陸軍部的三個大員來了,告訴他們發生了什么事情?」
談判?俄國人肯定是不會和蘇曳談判的,而是會選擇和桂良、文祥談判的。
緊接著,山東首府濟南淪陷。
很多人望著三位大員的背影,都隱隱感覺到山雨欲來的氣息。
葉赫那拉氏道:「那,你什么意思?」
傅奇是蘇曳和太后都能接受的人選。
蘇曳道:「這幾個月,去拜見東宮太后的人多嗎?」
「又怎么了?」蘇曳柔聲問道。
某種意義上,德興阿也算其中之一。
「蘇曳,太疼,弄疼我了……」
蘇曳道:「這是另外一種方式的快樂,就是有一點點疼的。」
蘇
曳道:「好貞兒,你相信我嗎?」
對于湘軍而言,其實時間也不多了。
「我知道,我完全知道,你們為了對抗蘇曳的清廷中樞,所以想辦法武裝了太平軍。」
敗得都興阿懷疑人生。
「所以在這之前,你想不想徹底壓過她?」
慈安太后,無欲無求,她一心只想著國家安寧。
「居心叵測,居心叵測!」
葉赫那拉氏道:「我不知道,你說說看。」
反而浙江那邊,也無比的富饒,王有齡手中根本就沒有多少軍隊,很容易打。
他的父親,祖父都是八旗***。
這個時候攻打上海,是要觸犯所有的洋人,而且直接撞在李鴻章的大軍上。
因為都知道,他可能是第四師的主將。
「傅奇和蘇曳有過交情,這個人可能不可靠。」
「呸!」葉赫那拉氏道:「還好意思說,把人弄破出血,很了不起是吧。」
雖然所有人沒有說話,但暗藏的意思很明白。
而美國公使,俄國公使依舊不愿意進京遞交國書,反而一直發出戰爭威脅。
「他手頭有多少軍隊?差不多二十萬了吧,為何還是縱容發逆攻破了蘇州?」
最終,還是要太后做抉擇。
蘇曳道:「南邊的發逆要剿,北邊的俄國人也不能絲毫退讓。」
葉赫那拉氏脖子后仰,閉上眼睛,拼命咬著牙。
但他肯定不是核心的,他既沒有進入特務處,也沒有進入強國會。
慈安太后聽得非常專注,用這種態度表示支持。
而且,天下大亂的局勢,他這邊拼命壓住。
他所說的,就是強國會的宗旨。
卜魯斯面孔抽搐。
「再議!」葉赫那拉氏斬釘截鐵道。
「太后,這……這可如何是好?南邊發逆攻破了蘇州,馬上就要攻打上海,攻打浙江了。」
我,我不是已經和你表示過態度了嗎?覺得這次應該和俄國人談判。
在很多人看來,這事是蘇曳惹來的。
左宗棠指著地圖道:「現在的局面非常清晰了。」
但這個時候,勤王林啟榮直接率領幾萬大軍,義無反顧,直接攻打上海!
頓時,上海戰役爆發!
英國人,徹底震怒!
不知道多少波信使,用最快的速度北上,傳入京城!
洪水放出來容易,收回去難!
并且,借機提出了許多要求,物資上的要求,武器上的要求。
頓時間,所有人目光望向了蘇曳。
蘇曳、榮祿、僧格林沁一路狂奔,剛好趕上了次日的朝會。
蘇曳道:「那你們是不是有足夠的理由進行反擊了?」
甚至稱得上是冗長了。
「如果貴國再不妥協的話,那等待貴國的只有全面的戰爭。」
李岐道:「我家主人說他不想逼迫您,只是想要讓我告訴您一聲,大英帝國在遠東最大利益的城市已經遭到了襲擊,幕后指使者就是俄國和美國。」
許多朝廷大臣紛紛出列,朝著慈安太后道:「母后皇太后。」
「這是我國皇帝的親筆信,請太后閱覽。」
浙江巡撫王有齡是蘇曳的絕對嫡系,整個浙江都是蘇曳的基本盤。
一直到最后,俄皇說非常遺憾,貴國的總理大臣不愿意承認清俄北京條約,不承認璦琿條約。
之后的歲月,他一直都是榮祿麾下天津新軍的核心軍官
之一。
「如果是第一種,那大帥主力離開京城,能夠讓這群八旗大臣在京城獲得主動權,失去壓制。而且在南方戰場,他們大概還想著要利用發逆之手,滅掉大帥的主力軍隊。」
蘇曳、榮祿、僧格林沁剛剛離開,傅奇就收到了大量的拜帖,很多人都想要來拜訪。
「我們是海盜,我們所有的行為都和大英帝國無關!」
后來幾經輾轉,蘇曳離開了天津新軍,這支軍隊歸了榮祿。
都興阿道:「誰知道?」
這……真的是用手搗井了?
這手速,已經快得沒影了,加藤附身嗎?
足足好一會兒,葉赫那拉氏不由得眼睛翻白,足足好一會兒仿佛一口氣喘不過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
原本的八旗軍還士氣高漲,但是因為蘇曳的新政,這些地方八旗也知道早有一日會被裁撤,士氣大跌,無心作戰,哪里擋得住虎狼一般的俄***隊。
僅僅一刻鐘后。
不管是八旗勛貴那邊派來的使者,還是強國會的人。
載齡道:「左路軍主帥石達開,右路軍主帥陳玉成。」
葉赫那拉氏道:「你就把總理大臣這個位置先讓出來嘛,反正你現在是議政大臣和陸軍大臣了。」
這是很長的一封信,語氣是非常溫和的,甚至大段大段闡述了兩國的友誼。
所以這個師,也被八旗勛貴認為是最能夠拉攏的,未來可以成為八旗的主力武裝力量。
蘇曳離開后,直接對著特務處官員命令道:「想辦法讓太平軍攻打上海!」
整個人一直打擺子不停。
太平軍去攻打浙江,才是對蘇曳的重大打擊。
……………………
大不了就是免掉蘇曳的總理大臣而已,沒有失去權力啊。
都興阿道:「為什么找我?」
許多官員表態完畢后,目光望向了兩宮太后。
蘇曳看了一遍。
蘇曳道:「你的意思是讓桂良去談?然后讓出長江航道?承認璦琿條約?」
慈禧太后道:「蘇曳,你是總理大臣,你最后再來說說看?」
「大英帝國對俄國人,對美國人的容忍,難道是沒有限度的嗎?」
湘軍使者,威妥瑪代表的英國使者,俄國使者,美國使者。
頓時,綿愉出列道:「母后皇太后。」
俄國公使,美國公使一再保證,太平軍絕對不會攻打上海,拿下蘇州之后,就會直接南下攻打湖州,攻打嘉興。
俄國公使道:「為了保護邊境國民的安全,我們已經在邊境集結了近兩萬大軍。我們偉大的皇帝陛下也已經下旨,準備集結十萬大軍開赴東西伯利亞,保護我們的利益。」
滿朝文武大臣看了蘇曳一眼。
都覺得應該和俄國人談判。
蘇曳親上她的嘴,手朝下面探了進去。
……………………
俄國萬分不愿意和清國發生戰爭,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為了保護在東西伯利亞的民眾,不得已需要用軍事手段挽回俄國的利益。
緊接著信使飛奔而入。
眼看著附議的人越來越多,兩宮太后目光頓時望向了蘇曳。
「我們想要知道,貴方下一步是不是履行約定,南下攻打湖州,攻打嘉興,絕對不會碰上海?」
這話一出,滿朝文武微微色變。
「東邊那個太后,已經越來越偏向八旗勛貴了,對我們越來越疏離了。」
但這一次李岐前來求見傅奇,也被
拒絕了。
蘇曳道:「我一直以來,都努力讓兩宮太后團結一心,保持一致。但現在顯然越來越難了。」
營長以下,可以靠軍事素養,可以靠能力。
肅順,端華、載垣等人仿佛欲言又止,但終究什么都沒有說,直接離去了。
「反而如果是僧格林沁、勝保,甚至榮祿南下剿逆,那湘軍就竭盡全力,配合作戰。」
第二,罷免讓兩國陷入戰爭危機的罪魁禍首,比如蘇曳。
「臣附議!」
根據蘇曳的判斷,俄國人可能等不了明年,只要集結滿兩萬人,今年可能就會正式出兵,攻打整個黑龍江。
「太后,您難道就不想嗎?」蘇曳問道。
蘇曳道:「你們兩宮太后的立場漸行漸遠,這非常危險。上一次我勸和,稍稍起了一點作用,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所以,你們索性對立一次。」
蘇曳道:「我們兩人,畢竟是相愛的,就算之前負氣,但隨時都可以床頭打架床尾合。」
不出意外的話,俄國公使應該就快到了吧?
太平軍西征軍主帥賴文光和捻軍合流,殺入河南,攻陷新蔡等地,圍攻開封。
葉赫那拉氏顫抖道:「你,你什么意思?」
片刻后,俄國公使進入大殿之內。
接著,尤根子爵乘坐一艘艦船離開天津,朝著外海航行而去。
對于陳玉成和石達開來說,最大的敵人也已經不是曾國藩,而是蘇曳了。
尤根子爵道:「蘇曳大人呢?他不來見我了嗎?」
都興阿,就在其中。
石達開和陳玉成的大軍,準備抗旨,繼續南下攻打浙江。
葉赫那拉氏道:「對俄國人退一退,攘外必先安內呀。」
「江蘇巡撫李鴻章奏報,蘇州淪陷!」
第一,完全承認《璦琿條約》、《清俄北京條約》的內容,讓出長江航道權,并且兩國需要再一次重新勘測邊境。
當時,就有一批精銳的軍官,教官也留在了天津,作為新一批新軍的種子。
但是等到有了之后,尤其被蘇曳這般狂風驟雨之后,有些時候真是火燒火燎一般的想。
兩宮太后不由得臉色微微一變,反而小皇帝興致勃勃抬起頭來。
「雖然倫敦的命令依舊沒有來,但這個理由足夠讓您的海盜北上攻打海參崴了嗎?」
想要避免戰爭,除非清廷答應兩個條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