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榮祿道:「是。」 接著,榮祿道:「接下來,大概會死人。」 慈禧道:「那就死吧!」 榮祿道:「母后皇太后性情柔弱,鎮(zhèn)不住場子,太后您和蘇曳大人,才是勢均力敵的伙伴。」 慈禧道:「那未來呢?」 榮祿道:「把眼前這一關過了再說,未來的事情,未來再說。」 慈禧道:「是啊,未來的事情,未來再說。」 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非常聰明的,能夠從氣勢震天之中,看清楚本質,看清楚接下來會發(fā)生的事情。 榮祿道:「那奴才去辦事了。」 慈禧道:「去吧。」 ………………………… 次日。 在大朝會之前,文武百官就已經議論紛紛了,都知道今天要議的什么事情。 但終究有一個巨大的懸念。 太后娘娘和皇上,最終能否離京,前往承德行宮。 如果不去,不管任何理由,那后果都不堪設想。 要知道,已經有很多督撫將軍,蒙古王公已經在承德行宮了。 現在看來,承德行宮那邊占據了巨大的優(yōu)勢。 氣勢驚天。 只有極少數人才能看穿,如果局勢演變下去,最后的結局會如何。 但是,蘇曳又怎么可能放太后和皇上離京? 那樣的話,他的政治護身符就沒有了啊。 他更加不能讓母后皇太后和皇上重新落到承德行宮的手中。 片刻之后,九門提督蘇曳進入殿內。 留京的官員,紛紛望向他。 而蘇曳就靜靜地站在屬于他的位置上,仿佛淹沒于人群之中,排名不知道第幾去了。 翁心存、匡源等大臣,都比他前面得好多。 「太后、皇上駕到!」 片刻后,美麗動人的慈安太后牽著小皇帝的手從后門走進了大殿之內。 皇帝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還蹦蹦跳跳地沿著臺階爬上了龍椅。 也就是在慈安太后面前他才敢這樣活潑,在親生母親慈禧面前,他就如同鵪鶉一樣。 太后娘娘輕輕扶著皇帝,端坐在龍椅上。 「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后道:「眾卿平身。」 大太監(jiān)增祿道:「有本奏來。」 軍機大臣匡源出列道:「回稟太后,皇上,臣有本。」 來了,來了! 所有人本能地望向了蘇曳。 很難想象啊,你這個董卓做得那么不合格啊,你怕壞了名聲,所以不能對百官動手,但是你起碼可以囚禁匡源,讓他閉嘴的啊。 這個承德行宮的顧命大臣堂而皇之在京城到處游說,而且進宮得比你還要勤。 蘇曳你這般,哪里像是董卓啊。 太后道:「奏來。」 匡源泣聲道:「回稟太后娘娘,大行皇帝駕崩已經有四個月,因為種種緣由……」 說到這里,匡源朝著蘇曳望來一眼。 這意思明顯很清楚,就是因為蘇曳出兵占領了京城,使得大行皇帝的棺柩不能回京,這個亂臣賊子。 「因為種種緣由,大行皇帝始終停尸于承德行宮,不能回京,不能下葬東陵,臣等一想此事,不由得五臟俱焚。」 「此事重大,萬萬不能再拖了,再過一個月,辛酉年就要過去了。大行皇帝的靈柩總不能再承德行宮過年吧,再不下葬,真就是大逆不道了。」 整個大殿上,都是軍機大臣匡源的哭聲。 所有人都靜寂無聲。 心驚膽戰(zhàn)地等著劇變的到來。 而與此同時,在承德行宮。 冷艷的慈禧太后,望著外面的湖水發(fā)呆。 微風吹過,已經有些刺骨了,蛙聲早已經沒了,唯有一群鵝在湖水中嬉戲,也不怕冷。 輕輕搓了搓手,慈禧拿起毛筆,想了很久,在白紙上寫下了名字。 之前她就和榮祿說過,要死人的。 那就想想,死誰吧。 輕輕呼一口氣,慈禧太后第一個就寫下了匡源。 皇宮大殿之內,匡源依舊在表演。 跪著哭泣道:「太后娘娘,臣等懇請?zhí)蠛突噬锨巴械拢鲮`南下,將大行皇帝送去東陵下葬吧。」 「娘娘啊……皇上……」 太后無言。 蘇曳一系官員,全部無言。 匡源顫聲道:「太后,莫非有什么不便,無法前往承德扶靈嗎?莫非您受到了什么威脅嗎?您大膽地說出來,文武百官在這里,臣也在這里,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保護太后和皇上安全。」 太后依舊沒有說話。 群臣顫抖。 果然不去嗎? 匡源繼續(xù)道:「太后娘娘,您如果有什么不變,那就派遣一個王公大臣,帶著皇上北上承德。皇上肯定是要去扶靈的啊,否則天下臣民如何看啊?否則列祖列宗如何看啊?」 大清以孝治國,皇上作為長子,作為帝國繼承人,怎么可能不去扶靈大行皇帝? 慈安太后安靜了好一會兒,淡淡道:「本宮當然要去,皇上也要去。」 「但是有一件事,本宮要說出來。當日為了讓皇上及時回京祭天,蘇曳奉旨派人去把本宮和皇上從承德接出來。」 「承德行宮中,有人為了阻止本宮和皇上回京,竟然朝著本宮和皇上開槍。」 這話一出,整個大殿徹底嘩然。 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 難怪有傳聞,說壽安公主中彈,還說她命硬,區(qū)區(qū)一個女子,竟然兩次中彈。 還有傳聞,說太后也傷到了一點。 只不過,宮中一直沒有證實這件事情,沒有想到竟然還有這一出。 不過,太后娘娘您給出這個理由,就是為了不去承德嗎? 那也用處不大啊。 慈安太后道:「當然,這也不是本宮和皇上不去承德的理由,為先帝扶靈是重中之重,任何事情都不能耽擱。」 「但是皇上年幼,他的安危,也不能不顧。」 「蘇曳!」 蘇曳出列,躬身道:「臣在!」 慈安太后道:「本宮命你率軍一同北上,前往承德,保護皇上安危。」 蘇曳道:「臣遵旨!」 太后的聲音很平淡,蘇曳的聲音也很平淡。 但是在百官耳朵中,就如同雷霆一般,所有人心中戰(zhàn)栗。 這……這是什么意思? 太后娘娘,您下這道旨意,難道不怕大清內戰(zhàn)嗎? 這可比中樞分裂,還要可怕啊。 匡源臉色頓時劇變道:「太后娘娘三思啊!」 慈安太后道:「怎么?莫非皇上的安危不重要嗎?」 匡源道:「皇上安危當然重要,但是僧王大軍就在京城五十里之外,完全可以讓僧王率軍護送太后和皇上北上承德。」 慈安太后淡淡道:「那天晚上天很黑,承德行宮開槍之人,本宮沒有看清楚,他們也沒有說話出聲。」 這話里的意思非常清楚了,承德有人向本宮開槍。 你還想要讓承德行宮的軍隊護送哀家和皇上? 匡源本能地想要反駁,說僧王忠心耿耿,太后怎么可以相疑。 但是太后明明什么都沒有說啊。 慈安太后道:「怎么?本宮連選擇誰做護衛(wèi)的權力都沒有了嗎?」 匡源顫抖道:「臣,不敢!」 慈安太后道:「那就這么定了,蘇曳你立刻去集結軍隊,我們明日便離開京城,北上承德!」 蘇曳道:「臣遵旨!」 「臣告退!」 然后,蘇曳直接轉身離開皇宮,真的就去集結軍隊了。 宮殿之內,慈安太后道:「匡源,既然你在,就不勞煩別人了,你立刻出發(fā)去承德行宮,說本宮明日便帶著皇上北上,讓他們做好接駕準備。」 匡源渾身顫抖,汗如雨下。 他很想大聲高呼,太后娘娘,蘇曳究竟給你吃了什么***啊? 您難道不知這樣可能會導致大清內戰(zhàn)嗎? 您要看到祖宗的江山天崩地裂嗎? 南方湘軍,南方發(fā)逆軍隊,捻匪只怕會笑死啊。 慈安太后又加了一句道:「既然要北上承德,那就索性把事情徹查清楚,本宮倒是要看看,是誰那么大的膽子,竟然敢朝皇上開槍。」 全場文武百官,噤若寒蟬。 太后道:「匡源,你還不快去?」 匡源顫抖道:「臣,遵旨!」 「退朝!」 隨著一聲高呼,慈安太后牽著小皇帝的手離開了大殿。 等離開了人群,小皇帝才低聲道:「母后您的手好涼!」 何止是涼,離開人前之后,慈安太后的手在發(fā)抖,整個嬌軀都在發(fā)抖。 小皇帝道:「母后,您在害怕嗎?」 慈安太后沒有說話,她此時何止是害怕。 但是蘇曳答應過她的,不然不會讓皇上和太后失去權威,也不會讓大清分裂。 蘇曳答應過的事情,至今都沒有食言過。 ……………… 而與此同時! 極北的北方,這里已經大雪紛飛。 沙俄帝國的騎兵,此時如同潮水一般涌下。 密密麻麻,不計其數。 這支大軍,直接越過了中俄邊境,直接涌入了中國境內。 黑龍江的守將顫抖道:「這里是大清的國土,你們不得擅入!」 沙俄的將領用不流利的話,大聲高呼道:「聽說你們清國內部起了糾紛,聽說你們的皇帝被叛賊囚禁了,所謂北方友邦,我們愿意出兵幫助你們拯救皇帝。」 然后,這個沙俄的將領再也不理會清廷的守將,大聲高呼道:「前進!」 沙俄大軍,繼續(xù)狂涌而入。 ………………………… 注:終于寫完了,蘇曳勝利終于要來臨了。想不出求月票之語了,不知道如何表達內心迫切。 拜托諸公了,助我一臂之力!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