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杜翰道:“皇上,這并不沖突。” “這一戰打贏了,代表著朝廷有能力保護南方子民,所謂南方七省自保,也就沒有必要了。” “至于蘇曳立了大功,我們先壓住,不讓他的功勞往外爆。” “就是要埋沒他的功勞。” 匡源道:“在京城蘇曳喉舌眾多,想要埋沒他的功勞,只怕很難。” 杜翰道:“至少在朝廷,他沒有喉舌。” 匡源道:“有的,在朝堂他有一門大炮,誰都敢噴。” 杜翰道:“不管如何,先壓他的功勞,實在壓不住了,就把他提拔起來。” “蘇曳你這么能打,朝廷冊封你為兵部侍郎,足夠分量了,足夠酬功了吧。” “蘇曳你接不接,那就是你的事情了。但是朝廷現在有足夠的大義,瓦解七省聯盟,朝廷也有足夠的大義,打擊洋人產業。” “而洋人產業,就在九江!” “而且最最關鍵還有一點,僧格林沁一定不會放過這次機會,一定會將蘇曳扣留下來的。” “蘇曳只帶來五百人,僧格林沁上萬人,可以將他包圍,不管用何手段,都強行留下。” “只要蘇曳進京,那南方就掀不起風浪了,屆時我們冊封他為兵部侍郎,將他束之高閣。” “等事實瓦解了南方七省聯盟,清除了九江產業之后,對蘇曳就可徐徐圖之。” 所有人點頭,棋眼就在蘇曳。 只要將他扣留,一切好辦,朝廷封你做高官,又沒有虧待你。 幾個重臣和皇帝在商議中,立刻找到了最優解。 強留蘇曳在京,高官厚祿軟禁之,提拔沈葆楨進朝廷。 繼續之前的計劃,派耆齡執掌江西巡撫,率軍南下,瓦解九江產業。 但是,僅僅幾個時辰后! 又一個八百里加急密,直接把皇帝打懵逼了。 蘇曳跑了! 最關鍵的是,朝廷俘虜了兩艘洋人的戰艦,蘇曳那邊趁亂,搶走了一艘。 這還不止。 還有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 蘇曳被刺殺! 看到之后,皇帝怒吼:“有陰謀,蘇曳的苦肉計,這里面有陰謀!” 但是……接下來,信息越來越齊全。 甚至連口供都是完整的。 所有的證據都表明,這不是蘇曳的苦肉計。 兇手都已經被抓住了,蘇曳的仇人,前都統德興阿之子。 而且,此人已經策劃過一次對蘇曳全家的謀殺。 皇帝隱隱感覺到,接下來會出現一場劇烈的政治風暴。 “傳旨,派人盯住崇恩,軟禁他,別讓他明天上朝!” 皇帝的反應很快。 頓時,幾個侍衛立刻率領幾十個士兵前往崇恩家中,將其軟禁。 時時刻刻都盯著他,哪怕上茅廁也不例外,而且不允許他走出門半步。 因為這是蘇曳在朝堂之上,唯一的喉舌。 ……………………………… 但是,次日朝堂! 都察院右都御史崇恩,還是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最關鍵的是,崇恩躲在百官之中,而且是一群三四品官中。 官員太多了,皇帝也沒有發現他。 皇帝派出這幾十個人是廢物嗎?連一個老頭都看不住? 事實上,這幾十人盡力了。 從昨夜到凌晨,他們都沒有松懈,緊緊盯著崇恩,走到那里就跟到哪里,一步沒有離開。 但是,凌晨三點的時候,十幾個黑影出現,用九江化學實驗室最新的化學藥物,直接將他們迷倒了。 關鍵皇帝是下密旨軟禁崇恩,沒有告訴宮門守衛,不許崇恩進入。 就算下旨不許崇恩進入,也有不知道多少種辦法進入皇宮,要知道曾經有商人還大搖大擺進入皇宮逛了好幾圈。 “皇上有旨,有本上奏!”太監王承貴高呼。 皇帝打了一個呵欠,今日朝會,就是要按照計劃,進行拆解南方七省聯盟之事。 “臣有本!”崇恩大聲高呼,出列。 頓時,皇帝嚇得一激靈。 怎么回事?朕不是秘密派人去把他軟禁了嗎? 趕緊,趕緊把他拖走,讓他住嘴。 崇恩高呼道:“皇上,大沽口之戰,蘇曳擊滅洋人主帥何伯,立下大功。” “朝廷非但不封賞,反而開槍殺他?” “這是何意?” “皇上要殺功臣,用十二道金牌,召他入京便是了,為何要用這種下作的手段謀殺他?!” “剛立下大功,就要殺之!” “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王承貴的速度,已經飛快了,一揮手幾個侍衛立刻撲上去了。 “堵住他的嘴,堵住他的嘴。”偏偏王承貴還本能叫出聲了。 如此一來,這還得了? 人家都已經說完了,你再堵嘴,只能證明人家說對了。 朝堂文武百官,全部側目。 因為,除了皇帝和極少數重臣,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件事情。 這……這也太聳人聽聞了。 朝廷竟然做的這么極端嗎? 我們知道想要除掉蘇曳而后快,但……但也不用這么急啊? 人家南方打成一鍋粥了,但是皇帝旨意一下,蘇曳立刻率領上萬大軍來支援北邊戰場,收復了煙臺和大連。 大家也就知道這些了,萬萬沒有想到。 大沽口戰場,蘇曳竟然也立下了這等大功? 擊毀敵人旗艦,擊滅洋人主帥何伯。 這不是頭功嗎? 這么大的事情,為何我們都不知道?昨天捷報就進宮了啊,為何當時不說? 有人回憶起來了,皇上看到捷報后,又看了密奏,臉色都變了。 當時眾人還以為這是因為覺得傷亡太大之類,沒想到皇上是看到密奏,得知蘇曳立下大功。 這一切就能解釋得通了。 朝廷這么黑嗎?這么大的功勞,竟然打算直接掩蓋下來? 之后,強行扣押蘇曳不成,下手謀殺? 這……這…… 太駭人了。 當年趙構和秦檜,也沒敢做得這么過分啊? 原本大家還不信的,但皇帝的反應,還有王承貴讓人去封住崇恩的嘴。 既然不讓他說出口,那……恐怕就是真的了。 禮部侍郎倭仁面色鐵青,直接出列,渾身顫抖道:“皇上,此事為真嗎?” 皇帝怒道:“倭仁,你昏頭了嗎?” 倭仁道:“崇恩再怎么說,也是皇族長者,都察院右都御史,就這樣捂住他的嘴,成何體統?我朝幾百年來?可有此例?” 皇帝怒道:“他胡言亂語,誹謗君父,也要聽他狂吠朝堂嗎?” 杜翰心中叫苦,皇上,你不該說話的啊。 這些話,應該我們來說,你那么心急做什么? 你現在出來說話,不是越描越黑嗎? 派太監捂住大臣之嘴,這傳出去,只怕會成為天下笑柄。 愚蠢的王承貴。 但不管是肅順,還是杜翰,都不敢怒斥,甚至不敢眼神責怪。 他是皇帝心腹太監,最是心胸狹窄,是萬萬不能得罪的。 此時,滿朝文武都盯著崇恩,表情無比怪異。 甚至這個時候,文武百官是和崇恩共情的。 什么時候,大清的太監這么囂張,敢捂大臣的嘴了? 皇帝咬牙切齒,揮了揮手,幾個侍衛趕緊松開崇恩。 綿愉趕緊厲聲道:“崇恩,你不要胡言亂語,什么謀殺蘇曳?子虛烏有?” 崇恩道:“惠親王?別人不知情?難道你不知情嗎?” “你敢用大清江山發誓,敢用大清的列祖列宗發誓嗎?” “南方戰局如火,發逆十幾萬大軍攻打常州,大沽口之戰贏了之后,蘇曳就要率軍南下,支援常州戰場,他這樣做,何錯之有?” “他這樣急切,難道不是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 “僧格林沁,為何強行扣押他?甚至出動軍隊,包圍蘇曳的軍隊?” “他們強留蘇曳不成,竟然派人謀殺。” “兇手就是德興阿之子,皇上難道不打算給天下一個交代嗎?” 綿愉怒道:“這是前天傍晚才發生的事情,你如何得知?連兇手是誰都清清楚楚,你是不是和蘇曳勾結?自導自演這場苦肉計?” 蠢貨! 肅順忍不住要暈厥。 你惠親王說前天傍晚發生這事,豈不是親口承認有此事? 但崇恩為人方正,卻沒有發現這個破綻,而是高呼道:“真是可笑,大沽口幾千軍隊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德興阿之子開槍的時候,都很多人看到了。” “朝廷想要隱瞞,不但要捂住我的嘴,還要捂住幾千上萬人的嘴!” 這就是最要命的了。 崇恩繼續怒吼道:“去年,翁同書之子,德興阿之子,就雇傭馬賊襲擊蘇曳全家。明明已經審理得水落石出了,卻依舊不抓這二人,任由這二人逍遙法外。” “幾個月前,伯彥訥謨祜更是將德興阿之子帶入了新軍,讓他成為天津新軍的領官!” “這一次他謀殺蘇曳,朝廷難道又要讓他逍遙法外嗎?” “皇上,蘇曳究竟犯了什么天條?讓您這樣要置他于死地?” “如此沒有容人之量,有何面目為君?” “剛立下大功的功臣,皇上就這么迫不及待殺之,就不怕祖宗發怒,降下天譴嗎?” 聽到這句話,皇帝血沖上腦。 憤怒之極,幾乎失去了理智,心中的話,直接沖口而出。 “蘇曳是逆臣,逆賊,死……” 死有余辜這四個字,皇帝剛說出第一個字,就感覺到不妙,拼命收住。 而肅順那邊趕緊高呼道:“皇上,請將崇恩治罪!” 杜翰,端華,載垣那邊,也趕緊大聲高呼。 就是想要阻止皇帝說出這些話。 而皇帝在最后關頭,也主動止住。 但……也還是晚了。 其實,朝廷這邊從來都沒有公開否定過蘇曳。 皇帝這邊,也從來沒有在百官面前撕破臉皮。 無他,蘇曳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大義。 朝廷這邊,公開都是要褒獎他的,哪怕罷免他江西巡撫之職,對他逾制納妾,也只是稍作批評,大多還是肯定褒獎,而且不是直接罷免,而是讓調他進京,擔任另外一個二品官職。 蘇曳這邊更是如此,除了辭官,剩下朝廷的每一個旨意,都乖乖遵守。 皇帝在心中說了無數遍逆賊,逆臣,但公開場合,也都是要承認蘇曳的功勞。 今日,當著滿朝文武被崇恩狂噴,直接破防,逆賊逆臣,終于脫口而出。 撕破了臉皮。 肅順、端華、載垣、綿愉等人,渾身冰冷。 皇上這話一出,再也無法挽回了。 全場,死一般的靜寂。 無數人心緒復雜,盡管皇帝后面那個詞沒有說出口,但所有人都能猜出來,他想說的是死有余辜。 所有人都低著頭,不敢望向皇帝,害怕泄露自己的內心情緒。 崇恩緩緩道:“皇上想說的是死有余辜對嗎?” 全場依舊靜寂。 崇恩繼續道:“蘇曳是不是死有余辜,我不知道。但是我崇恩是真的死有余辜了,皇上這就把臣處死了吧。” 他沒有慷慨激昂,而是顯得非常平靜。 說真的,崇恩一開始也懷疑這是不是蘇曳演苦肉計。 但是現在看皇帝的反應,分明就是要將蘇曳除之而后快。 兇手又是德興阿之子,早就有前科。 皇帝冷冷道:“崇恩,你屢次辱罵君父,當朕不敢殺你嗎?” 崇恩道:“你如何不敢?功勛大將,你當著萬人之面都讓殺了,何況我這個無能老朽?” 皇帝氣得頭暈目眩,直接就要下令將崇恩斬首。 端華出列,大聲高呼道:“大膽崇恩,在朝堂之上如此犬吠,枉為宗室長者。來人啊,給我拿下!” 他作為宗人令,必須出口了。 否則,等到皇帝出口說將崇恩斬首,那后果真就不堪設想了。 幾個侍衛上前,將崇恩拿住。 崇恩束手就擒,緩緩道:“皇上,我等著你的圣旨,我等著你來殺我!” 而后,幾個侍衛就這樣將崇恩帶走了。 全場文武百官,依舊死一般的靜寂,只是目光充滿了惶恐,還有蕭索。 ………………………… 注:一萬二送上,我去吃飯了啊!恩公,您口袋還有月票嗎?給我好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