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雄競的氣息。
林啟榮為何對蘇曳名字都聽得起老繭了,顯然是洪人離說的,或者是他的女兒林裳兒。
而不管這兩個女人誰說起蘇曳的名字,都會讓林啟榮覺得不爽。
所以,他的語氣雖然平靜,卻帶著挑釁。
那意思非常清楚,洪人離把你夸得天下少有,我倒是想要見識一下,你若有膽識的話,就只身赴會啊。
我現在城門打開了,你敢進來談一談嗎?
呵呵!
蘇曳當然不會,他乃是萬金之軀,怎么可能如此犯險?
雖然他想收復林啟榮,想要收服這群人,但也犯不著拿著自己的命去漂。
于是蘇曳直截了當道:“我不敢進城。”
頓時間,林啟榮朝著邊上的洪人離望去一眼,仿佛道:“看,這就是伱口中那個杰出的男人?不過如此而已。”
蘇曳道:“林將軍,不如這樣,今天晚上,我們兩人去江邊,對著長江,對著月色而談如何?”
旁邊眾將立刻道:“忠貞侯,別答應!”
林啟榮因為鎮守九江,屢次擊敗湘軍有功,所以被楊秀清封侯。
他沒有理會,而是望向了身邊的洪人離,還有自己的女兒林裳兒。
洪人離沒有說話,因為她知道現在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火上澆油。
而林裳兒內心是想要讓父親和蘇曳談一談的,但這就需要他父親林啟榮一個人出城,還是有危險的,盡管他相信蘇曳,但不能讓父親犯險。
“好!”林啟榮道:“晚上,我就去會一會蘇曳將軍。”
蘇曳道:“晚上我在江邊擺酒,迎接將軍。”
而此時,蘇曳已經發現,王世清整個人仿佛有些魂不守舍。
其實,洪人離在京城的模樣是有所掩飾的,并沒有露出面孔,大約只有七分容顏。
所以王世清這才為之癡迷。
如果洪人離展現出自己十分的容貌,王世清反而會退縮的,因為他是窮人出身,對著極度美艷的女子本身會有畏懼感。
但是洪人離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尤其那個眼神。
所以,此時盡管隔著距離,而且也和京城的那個線娘不一樣了,但是王世清還是感覺到了。
此時,旁邊的兆布湊過來低聲道:“大帥,下官本來不該多話,但這林啟榮是反賊。”
這意思很明顯,蘇曳私會反賊,是不是會有什么忌諱。
蘇曳道:“無妨。”
“是!”兆布道。
雙方約定了之后,九江城門,便又緩緩關閉了。
…………………………………………………………
九江城內!
林裳兒幸災樂禍道:“娘,有熱鬧看了,兩個男人要為你打起來了。”
洪人離道:“林裳兒,我求求你了,別喊我娘。”
“好的,娘。”林裳兒嬌笑道。
接著,洪人離道:“裳兒,你是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的啊,我尊重娘的意思。你喜歡哪個,就跟哪個好了。”
洪人離道:“我說是的九江城的前途。”
“哦,這個啊。”林裳兒道:“我什么都不想啊,我現在快活得很啊,每天都跟在爹身邊,也跟在你身邊。”
這個姑娘沒心沒肺的,不知道憂愁何物。
她不愁,洪人離不能不愁。
東王死了,這一萬多的兄弟何去何從,她不能不考慮。
忽然,林裳兒道:“娘,你想讓我們投降蘇曳嗎?”
洪人離想了一會兒,搖頭道:“我不知道。”
她是真的不知道。
她一直以來,都看不到希望。在上海的時候,仿佛在蘇曳身上看到了一絲希望,但是一年半過去了,這一絲希望仿佛變得飄渺了起來。
最關鍵的是,幾乎不可能。
兄弟們最恨的,就是清妖。
而蘇曳不管怎么說,也是清妖頭子。
九江這邊太平軍,還有一萬八,蘇曳那邊只有區區不到三千人。
怎么可能投降?
………………………………………………
晚上時分。
蘇曳一個人朝著江邊走去。
盡管有很多人勸誡,還有很多人出主意,挑選一隊人馬埋伏跟在林啟榮身后,到了江邊之后,就將新軍主帥蘇曳綁了,或者殺了。
但是林啟榮全部否了。
他選擇一個人出城,然后直接游過護城河,朝著江邊走去。
等到林啟榮趕到江邊的時候,蘇曳已經擺了一桌酒,等在那里了。
蘇曳為林啟榮倒了一杯酒道:“春寒料峭,將軍且飲一杯酒。”
林啟榮也不怕里面有毒,端過來就飲下。
然后,兩個人靜靜無言。
林啟榮道:“我本以為你會滔滔不絕的。”
蘇曳道:“是啊,我也以為是。”
蘇曳竟然發現自己沒什么話可說,面對林啟榮這樣的人,也不知道該如何說動。
跟他說國仇家恨,他沒有概念。
跟他說什么振興中華,他也沒有概念。
他是英雄,但卻是一個傳統的英雄,也沒有真正睜眼看世界。
他痛恨朝廷,但未必痛恨洋人,更感受不到什么國恥。
不像是洪人離,去看過一遍,接觸過洋人之后,思維就變了。
知道這個國家的落后,所以隱隱有了方向感。
蘇曳道:“東王此人,軍事水平一流,戰略目光也很高,但是政治水平,實在不堪。”
林啟榮沒有說話。
蘇曳道:“對天王此人,你怎么看?”
林啟榮搖了搖頭,不予評價。
蘇曳道:“若是翼王石達開和天王洪秀全,能夠團結一心的話,其實局面未必會變差。”
石達開出走之后,太平天國還爆發了第二春,使得陳玉成、李秀成等人的崛起。
雖然政治上,依舊很差,內政也很糟糕,因為缺乏好的內政人才。
洪仁達,洪仁發兩個草包執掌內政大權,弄得一塌糊涂。
洪仁軒還行,曾國藩,甚至西方對他評價都還比較高,但此人理論大過于實踐。
“但是,石達開為人自私,而且天京內斗白日化,石達開也很難獨善其身,所以天國走向分裂,已是必然。”
林啟榮搖頭,仿佛對這些話都不感興趣。
他和蘇曳見面之后,從頭到尾不發一言。
忽然,林啟榮道:“她經常說起你,說你想要招降我們,而且非常迫切。那我想要問問你,你招降我們,能給我們什么?又或者說,你想要靠什么來說服我們?”
蘇曳沉默了一會兒。
腦子里面不由得浮現出第一次和恭親王奕見面的情形。
短短三句話,就讓恭親王奕為他把奏章送入宮內。
但是現在……
蘇曳想了好一會兒,道:“我能讓你的所有兄弟這輩子都不挨餓,我努力讓天下人,都不挨餓,只不過要很多年以后了。”
這個回答,倒是讓林啟榮盯著蘇曳看了一會兒。
“你倒是比我想象中的好一些。”林啟榮道:“聽她的意思,你以后想反朝廷?”
蘇曳點了點頭。
林啟榮道:“這點我是不大相信的,你是清廷宗室子弟,你還是八旗,自己反自己嗎?”
“當然,你不必解釋。”
林啟榮道:“我之所以來見你,就是有所不忿,所以想要來看看。”
“投降,是萬萬不可能的。就算我個人愿意,兄弟們也不愿意。我們最恨的就是清妖,而你是清妖頭子。”
“你說你未來會反,我都不敢信,更何況是我的那些兄弟?”
“況且,就算你未來想反,現在也不敢說出來吧,更不敢用來說服我的那些兄弟們吧,你能對我這號人說出這話,已經是極限了。”
這倒是讓人想起了曾國藩和李秀成。
李秀成不斷勸曾國藩造反做皇帝,當時兩個人交談甚多。
之后李秀成本應該送往京城再殺的,但曾國藩提前就將他殺了,顯然是聊了很多不該聊的。
林啟榮道:“我這輩子到現在,也算是閱人無數了,我覺得你這人還不錯。”
“但是僅此而已,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我也不想出路,也不想著天京那邊如何如何。我就只管守著九江,你若是想取九江,殺了我便是,滅了我的兄弟們便是。”
“剩下,別無他法。”
“告辭!”林啟榮告別離去。
林啟榮離開后,蘇曳依舊呆在江邊,靜靜地望著江水。
對林啟榮的態度,他其實并不意外。
他預料,也應該是如此。
所以,當然不可能是靠著一次談話,就招降對方了。
而是另有計策,而且有兩個,就看緣法了。
……………………………………………………
林啟榮回去之后。
麾下將領,都盯著他,等著他開口。
“打!”林啟榮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