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英年早禿說應該徐徐圖之,先拿到一個四品實權武將再說。
不管是去八旗軍,還是步軍統(tǒng)領衙門都行,先拿到一定的軍權再說,再慢慢改造軍隊。
理由有三:
第一,蘇曳的心思不要暴露得太明顯。
第二,皇帝保守,對新事物很抵觸。
第三,謙虛謹慎,皇帝給什么就要什么,這樣不會顯得野心勃勃,圣眷最重要。
而負八妹對英年早禿的這個觀點呲之以鼻,她說就應該直接編練新軍,而且應該很張揚提出要編練新軍,口氣應該非常大。
理由有三。
第一,不管去八旗軍,還是步軍統(tǒng)領衙門,那里的兵都已經廢掉了,蘇曳會困在里面的關系網中,不知道要浪費多少時間。
第二,改造舊軍隊,還是要用到新思想,新方式,會觸犯更多人的利益,不如重啟爐灶。
第三,英年早禿說圣眷重要,那完全是弄錯了主次關系。蘇曳積累圣眷的目的是為了辦大事,圣眷本身不是目的,什么是辦大事,練新軍就是辦大事。就如同我們要賺錢,但錢不是目的,用錢買房、買車、享用美人才是目的。
英年早禿頓時啞口無言。
一直攢著圣眷不用,那不就是葛朗臺嗎?就看著存款數字爽嗎?
接著英年早禿說,就算要練新軍,也應該低調謙遜提出來。
不應該張狂,更不該說大話。
負八妹再一次反駁,說這個時候就應該張揚,就應該口氣很大。
原因有三:
第一,皇帝保守,不接受新生事物,而此時對蘇曳圣眷最高,是最可能成功的一次。
第二,你現在不放大話,日后練新軍的時候,肯定會有很多新生事物讓大臣們看不慣,三天兩頭參你,進讒言。索性一次性說透,雖然會給大家思維帶來一定的沖擊,但日后反而會減少攻訐,因為蘇曳已經事先說過了。
第三,想要拿到八塊錢,就必須大聲討要十塊錢,喊價高,給人家還價空間。
而且你不把新軍吹得多厲害多厲害,皇帝憑什么違背自己的意志答應伱?
如果只是練一支稍勝一籌的軍隊,皇帝有必要違背自己原則嗎?
肯定要把新軍吹得天上地下少有,讓皇帝有賭一賭的心思。
就跟投資做生意一樣,肯定說這筆生意肯定能賺幾千萬上億,人家才會心動。
于是乎,英年早禿再一次沉默。
負八妹道:“早禿兄,你做到很高的位置,你的思維都是官僚思維。但蘇曳現在要做的不是官僚,而是謀權篡位,不破不立的那種。”
英年早禿道:“這么張揚,真狂放,豈不是早早暴露野心嗎?”
負八妹道:“暴露野心?面對實權皇帝,歷史上哪個篡位者不是謙讓恭斂?張揚狂放的,那是霍去病,不是王莽。”
于是,英年早禿再一次被說服了。
只不過他選擇了棄權,而不是同意。
而蘇曳權衡再三,也終于選擇了張揚路線。
索要兵權,編練新軍,確實應該少年意氣,張揚狂放。
那樣的話,大家只是覺得你很狂,年少無知。
如果遮遮掩掩,反而會讓人覺得居心叵測。
不過,他還是低估朝堂的反應。
稍稍安靜之后。
不知道多少人紛紛出列反對。
“臣反對!”
“臣反對!”
“蘇曳雖然文武舉第一,已經表現了其才華。但是在南方戰(zhàn)場,屢敗屢戰(zhàn),也確實是事實。”
“面對人才,應該人盡其用,但也應該循序漸進,不應該拔苗助長。”
“我大清以八旗騎射起家,并且獲得天下。蘇曳說要練新軍,就是要改變祖宗之法,這是要顛覆國本,祖宗有知,地下難安。”
“臣彈劾蘇曳年少輕狂,紙上談兵。”
“臣彈劾蘇曳,自持有功,驕狂不矜。”
對蘇曳的反對和彈劾聲,如同潮水一般用來。
甚至崇恩和瑞麟,一下子都站在那里發(fā)呆,也沒有出來支持。
蘇曳的盟友田雨公,也不敢站出來支持。
因為這件事情太大了。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是靠保守思維才上位的。
你現在要練新軍,而且還說得那么顛覆,什么百年從未有過的新軍,什么開創(chuàng)新河。
你這是要做什么?
你是指我大清的軍隊徹底不行了嗎?
雖然這勉強也算是事實,但誰敢說出來?
“臣彈劾蘇曳坐井觀天,一兩年前,我大清剛剛徹底殲滅了發(fā)逆林鳳祥的叛軍,如此輝煌大勝,竟然敢說我大清軍隊不行了?”
不過,確實沒有一個人說蘇曳居心叵測,野心勃勃之類。
而皇帝,也瞬間失語。
首先,他完全相信蘇曳完全是出于忠心。
有些事情不必多說,南方戰(zhàn)場全靠湘軍,八旗和綠營皆廢,南北大營能守住就不錯了。
而且就在前幾天,一千名八旗騎兵,打人家八十名捻軍騎兵,硬生生被人殺了近二百人,還被逃走了一半。
此戰(zhàn),堪稱恥辱。
但是,蘇曳說得太顛覆了。
什么前所未有之新軍,開創(chuàng)先河。
聽上去,就讓人不安。
這也就是蘇曳是宗室,他說出口大家只覺得輕狂,換一個漢人將領說出這話,人家直接就說你有反意。
但是蘇曳的話,皇帝一下子也實在難以接受。
太顛覆了。
但皇帝肯定是不會斥責的。
蘇曳有這樣的心思,本也難得。
如果僅僅只是為了升官發(fā)財,四品實權官職有的是,他隨便挑一個都可以。
為何偏偏要去走這條最難的路,還要被人彈劾,被無數人攻訐。
少年熾誠,實為難得。
但想要讓他答應,也確實太難。
首先違背他這個皇帝的原則,其次也會引起軒然大波,看看群臣的反對之聲就知道了。
皇帝一擺手,制止了群臣的彈劾。
“蘇曳,你一心報國,想要為朕分憂,朕非常明白。”
“但你這件事情,再議,可好?”
蘇曳躬身道:“臣遵旨!”
………………………………………………
三希堂內。
接下來,皇帝私下召見了蘇曳。
“蘇曳,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但是這件事情太大了。”皇帝道:“朕若是答應了你,會引發(fā)朝野內外巨大風波,無數反對聲會洶涌而來,這是改變祖宗之法,會讓很多人不安,會引起很多人攻訐。”
毫無疑問是這樣的。
蘇曳你口口聲聲說練新軍,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舊的軍隊不行唄?
我們八旗軍不行,綠營兵也不行唄。
湘軍也不行唄。
就只有你練的新軍牛逼,你練的新軍行唄?
此舉會冒犯清廷所有的將領武官。
而且現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還沒有爆發(fā),英法聯軍還沒有打進京城,還沒有揭掉清朝軍隊最后的遮羞布。
不久之前,剛剛徹底消滅了太平天國的北伐軍,讓清廷的人覺得,我們的軍隊還是滿厲害的。
所以皇帝覺得蘇曳少年熾誠,為了報國,不惜得罪無數人。
而且瑞麟和崇恩,也壓根不知道蘇曳的想法,所以當時他們也呆了。
不結黨的孤臣,只忠誠皇帝一人。
這樣的臣子,誰不喜歡。
而且之前蘇曳表現太妖孽了,文武雙全,皆是第一。
如今這種幼稚的表現,反而讓皇帝放心,甚至更喜歡。
“蘇曳,你想要為朕打仗,你想要領軍,可以的。”皇帝道:“八旗軍,步軍統(tǒng)領衙門,四品實權武將,隨便你挑。而且純粹的武將職位分量不夠,朕還給你兼一個文職,詹事府的,或者兵部的都成。”
單純武職,地位權力都不高。
但兼了文職,那就厲害了。
蘇曳道:“皇上,臣能實話實說嗎?”
皇帝道:“當然。”
蘇曳道:“如果是為了升官發(fā)財,是為了權勢,臣早就閉口不言了,因為皇上給的總是比臣想要的更多,甚至多得多。”
“但是,臣閉上眼睛,就想起皇上聽到九江之戰(zhàn)失敗的情形。就想起皇上聽到武昌戰(zhàn)敗時候的鎮(zhèn)駭,臣當時見之,心痛如焚。”
“主辱臣死!”
“是皇上不夠仁德嗎?是皇上不夠勤政嗎?”
“皇上繼位以來,矜矜業(yè)業(yè),如履薄冰,但局勢依舊敗壞。”
這話,其實僭越了,如履薄冰也是你能說的。
但皇帝聽完之后,卻不覺得有任何不妥,只覺得蘇曳貼心,因為這確實是他的真實寫照。
“皇上勤政愛民,嘔心瀝血,為何局面依舊敗壞?就是因為群臣無能,就是因為先帝留下的爛攤子。”
頓時,皇帝嚴厲道:“慎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