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反重力技術?!” 當六角大樓的人對著康馳的采訪視頻,進行逐幀分析聽到這個言論后,頓時就懵了。 康馳前面關于銀鶴的解釋,倒是讓他們松了口氣。 根據他們的推測,如果康馳順利把固態鈉電池的技術應用在固態鋰電池上,那能量密度確實應該在600-750h/g左右。 哪怕康馳技術有所保留,最多也應該不會超過800h/g。 因此他們雖然不相信重型銀鶴的續航只有六百公里,但卻堅信不會超過一千公里。 最有可能的,還是八百公里左右。 所以當時登陸蓮花號商船的銀鶴,應該就是原本就搭載在周山艦的備用秘密武器,而不是從第48批護航艦隊飛過來的。 不然這也太夸張了。 至于那個曾經出現在紅鷹號上的那三個不明信號,肯定是迷惑和嚇唬他們的手段! 可能是某種無人機偵查裝置,也可能是別的什么小玩意,但肯定不可能是銀鶴。 “可是他們一邊又想嚇唬我們,一邊又想降低我們的戒心……是不是有點矛盾了?” “真真假假,有什么好矛盾的?銀鶴畢竟只是一款傾轉旋翼機,雖然很實用,但不是什么重大戰略武器,就算它能飛兩千公里,正常情況下對我們也沒什么威脅,沒必要在這上面浪費太多時間精力,與其猜測,不如多花點精力,向國會要固態電池的研發經費……” 于是這個話題就此揭過。 但下個話題,就讓他們有點不知如何是好了。 因為康馳突然提出來的這個反重力,曾經還是他們給畫出來的餅…… 反重力的研究,曾經有兩個鼻祖,一個是飄升派的鼻祖托馬斯·湯森·布朗。 1921年還上高中的托馬斯,在玩x射線管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個實驗器材在某個特定的方向會產生某種力,讓這個實驗器材的質量發生改變。 這個發現讓托馬斯給激動壞了,同時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這貨以為自己發現了新的物理,也就是反重力。 他還把這種現象稱為別費爾德-布朗效應。 但后來經過大家的論證,發現這個所謂的別費爾德-布朗效應,其實就是通過制造等離子風來產生推力的離子推進器原理,這壓根就不是真正的反重力。 但是托馬斯等飄升派的研究者,根本就不愿意承認這個現實,堅持認為這個就是反重力,并且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研究。 這人一旦連自己都開始騙了,最終可能就真的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至于另一個反重力研究者,就是飛升玄幻派鼻祖哈奇森。 哈奇森其實是一個業余的物理愛好者,這哥們在1979年,突然聲稱自己在搞特斯拉線圈的時候,實驗室很多東西都非常詭異地飄了起來,金屬和木頭發生了融合,還有東西出現了瞬移。 反正就跟鬧鬼似地。 但問題是口說無憑,見鬼的事情只有他一個人見過,而且他還沒辦法通過實驗重現出來…… 后來他還拍了一段還原反重力現象的視頻,但很快就遭到了各方質疑。 “我這幾十年也做不出同樣的實驗,所以只能通過這個方法還原一下當時的情況,我保證這種情況絕對是真的!” 哈奇森后來在各方的質疑下,還非常理直氣壯地承認了他用‘魚線’拉起物品的騷操作…… 這就是目前真正在研究反重力的這幫人。 嗯, 華國的捉鬼道士可能也算? 如果真能抓到個女鬼,說不定也能解開反重力的神秘面紗,帶著人類文明飛升星際…… 所以如果見鬼了千萬別怕,這貨價值連城,抓到就是賺到! 總之目前搞反重力研究的基本都不是很靠譜,而且前面這些還只是小騙子,最大的騙子還另有其人。 1947年,在羅斯威爾發生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權威解釋的‘飛碟墜毀’事件之后的第三年,國就聲稱開始研究反重力技術。 參與者還是鼎鼎大名的國航空航天局naa、國物理聯合會aip、國航天航空學會aiaa等重量級選手。 然后沒過多久,國的民間就開始陸續出現各種關于反重力飛行器的目擊傳聞。 第(1/3)頁